刺秦:被坑惨的荆轲
提到荆轲,我第一反应就会想到英勇和悲壮这两个标签。
荆轲刺秦失败,英勇就义的壮举,被记录在戏台上,在书籍里,流传千古。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感动于他英勇无畏的气魄,叹惋于他刺杀行动失败,慷慨就义的结局。
荆轲完全就是被领导坑了。
燕太子丹完全就是个愤青,拍拍脑袋就是一个主意,做事情之前也不事先调研策划一下,头脑一发热说啥就是啥。
荆轲只是不小心碰到了侍女的手腕,他就把人家的手砍下来,送到荆轲眼前。
一双鲜血淋漓的断手突然出现在跟前,任谁都会吓一跳。这哪里是惊喜,这分明是惊吓好嘛。这既是讨好荆轲,又是威慑荆轲。荆轲在他眼里,只是一个帮助他复兴燕国的工具而已。
太子丹送别荆轲的仪式感非常强,但越是这样,越是说明太子丹内心对荆轲的态度其实是很轻率的。他在意的不是荆轲,而是他家里的那个皇位。要不然他怎么会在易水边那么直白地逼问荆轲,你是不想去吗?
燕国的未来,他的前程,都在荆轲和秦舞阳身上了。但无论刺秦成功与否,荆轲都必死无疑。
荆轲虽然只是一介布衣,但他也是一个人,也只有一条命啊。
燕太子丹的坑,不仅在于他不重视荆轲,不珍视生命,还在于他没做好一个领导。
刺杀邻国最高首脑,还是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国家,这是多么重要的国家大事啊。这肯定要选用全国业务能力最强的杀手啊。荆轲胜于其他人的地方,在于他的品行。虽然他的业务能力也不算差。但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光靠精神信仰是不够的呀。难道太子丹是觉得,意念也能杀人?
太子丹在给荆轲找搭档这件事情上,更是头脑发热。秦舞阳被选中是因为他小小年纪就敢杀人,勇猛难当。
实际上,秦舞阳这不是勇猛,是残暴。(妥妥的少年犯啊。)回到刺秦这件事本身上来,秦舞阳就算再勇猛,毕竟还是一个孩子。他能有多少阅历,能见过多少大阵仗?
太子丹也不事先预判一下,直接就让秦舞阳跟荆轲上了。结果秦舞阳上来就紧张害怕,只能荆轲一个人去献图了。结果刺杀失败,秦王没灭,燕国灭了。
如果秦舞阳没有因为紧张,而被拦在大殿之下;如果他跟荆轲两个人一起上殿,近秦王身侧;刺秦这件事的成功率不是会大大提高嘛。
刺秦这件事是成是败,直接关系到燕国的生死存亡。不知道太子丹在前面是如何策划这个行刺行动的。如果他给荆轲安排一个更得力的搭档,如果他们有备案,很可能历史就改写了。
可惜没如果。
站在历史的角度,荆轲就是一个妥妥的KBFZ。但他那种英勇无畏,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气节,是值得赞赏的。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其实并非所有不符合现代道德标准的都是糟粕。只是,时代在转变,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不一样了。
而且,我很容易就陷入完美主义的惯性思维里。时间和空间的疏离,给那些被传扬的历史大家头上加了一道光环。于是名家不应该犯错,不应该有缺点,不应该让人失望。可历史的本质是记录,真实。美化那是小说和戏剧干的事。
更何况,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这句话在小学就学过。
可见知易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