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配电运维的十大挑战

2022-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黄军雷

受限于技术和设备,传统配电运维面临服务质量、运营成本和管理效率等方面的10 大挑战。

1. 图纸丢失,查找困难

配电站、配电室设备的使用周期长期,建设之时的图纸资料由于归档、人员变迁等原因,导致在真正需要图纸时,难以快速的找到。

建议:

难以维护的图纸

2. 人员有限,流动频繁

配电运维一方面需要工程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资质和技能,同时由于非生产部门编制又常常面临不足的情况,很多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再加上人员流动频繁,导致配电室信息随着人员的变更与交替,越来越模糊。

建议:

钉钉

3. 现场信息记录不及时、不准确

现场巡检、设备维护作业时,工程师常常需要到记录现场设备、仪表、作业工作等信息。由于记录繁琐,每次记录的信息总是有限的,同时由于手工抄表会面临读数、记录不准确,或者记录后,后期不易辨认,也不能确认是记录问题还是当时数据真实如此。而且记录的信息最快也只能等到回去后,相关同事、主管才能审计巡检结果。

建议:

现场信息记录

4. 事故响应无预案

配电室长期运转,属于工厂、楼宇的动力来源;一旦发生事故,需要尽快处理,以保证电力供应的持续、稳定。事故响应预案是快速解决事故的前提和保障。有效的预案需要是可获得、可执行。

建议:

配电事故

5. 事故原因无法追溯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前、发生时的情况往往很难了解情况,只能根据事后看到的信息,做一些推测。以此做出的措施,有可能是治标不治本。

建议:

施耐德配件

6. 备件供应不及时

为了应对一般事故,通常企业需要准备一些备件,但受限于成本和缺少数据支持,备件的数量和种类常常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建议:

施耐德配件

7. 故障隐患被忽略

由于巡检的频率和覆盖面有限,一些隐蔽的故障容易被忽略,尤其是一些缓慢积累的隐患。

建议:

施耐德配件

8. 维护计划执行不到位

一般企业都会编制比较规范的维护计划,但这些计划都是停留在纸面上,需要管理者去督导,需要工程师的敬业精神。

建议:

维护计划

9. 维修维护过程不透明

配电室、配电箱一般都很分散、偏僻,检修维护过程通常不透明,进而影响了维修、维护作业的质量。

建议:

作业单据

10. 维修维护记录缺失

传统维修、维护以纸质表格为主,由于作业条件和记录的复杂度,导致记录容易缺失;时间长了也容易丢失。

建议:

作业单据

作者:黄军雷
数据驱动价值 热爱成就非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