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那么多内心戏,好嚒?
《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第五章 读书笔记
1、觉得自己配不上被赋予的任务或是配不上获得的东西。
恶性循环:引发不安的事情→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我应该表现得值得关注→情绪:压力大,紧张8/10→人生准则:必须配得上自己得位置→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我打扰他了,说话平淡无聊,惹人厌→内心自我批评得声音:我这个人很没意思→对情绪得影响:激动、压力大→对行为的影响:避免去做这件事或者避免跟他人聊起话题,以免让别人有机会发现自己是个不值得关注得人。
2、内因和源头:
认为自己是个不值得关注的人,害怕显得不值得关注,所以要求自己表现的值得关注,才配得上自己的位置。
3、为什么?
认知概念化:某个情境引发情绪,内心的声音重复某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看法,重复ta的无条件认知模式。渐渐地离现实越来越远,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占据主导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安情绪占据了上风。
4、“我真的是个不值得关注的人吗?还是我把自己看作一个不值得关注的人?"
我们心知肚明,我们觉得自己没意思,不值得关注,因为我们很清楚有时候自己确实很没意思!但真正的困难在于我们始终认同这个想法,分不清部分事实和全部事实。
学会回应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极为重要。
我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积极正能量向上的人,独立、勇敢、能做好很多事、有自己的想法、准则、规划,是个合格的朋友。
小学的时候,会为了期末考试不是班级第一哭,会为了省几块钱的卷子费用,选择自己提前抄考试试题,而不去买那套卷子。
从初中起开始住校,高中基本上就开始自己操心自己的事情了,高考结束填报志愿、高考的暑期去做兼职赚零花钱买了人生第一步手机。
读大学的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国家助学金,全国大广赛获奖的奖金,参与各类兴趣社团去锻炼自己的所谓社交能力,考下来所能考的各种证书,之后的考研失败、实习、工作。
我想把自己照顾的好好的,这样父母就不用再为我操心了。
我怕别人对我失望,也怕自己对自己失望。
我害怕被关注,觉得做影子比较安全,看不见就不会有错误。害怕活成他人的负担,怕真实的自己没有看起来那么好,所以装作刺猬,扎伤或者吓跑每一个靠近的人。你觉得我好,是因为不了解真实的我,了解了就会跑掉。当有人来赞赏我时,嘴上会感谢;可内心还是会咆哮,我不好,进步了的点在于没有那么直接宣之于口,让对方难聊下去。
我恐惧,自己没办法一直符合他人的期待,做不到一如既往的优秀,常常原地踏步,自我否定,有太多悲观的想法,觉得自己不值得,怕别人在自己身上浪费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和喜乐,他人无能为力。怕自己成为讨人厌的人,会敏感的察觉朋友的话语或者动作,然后放大它对自己的影响。选择的做法常常是不去做,或者尽可能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朋友因此而放弃我,那我大概只会就此躲得远远的,不给人添麻烦。
去年跟朋友聊过,两个人在济州岛海边的酒店里,喝着饮料、吃着泡面哭的一塌糊涂。我与朋友相处过于小心翼翼,不敢发生争吵,一个是觉得没必要,一个时怕因此失去在乎的朋友。所以会去迁就对方,把选择权交给对方,自己怎样都可以,对方做决定就好了。可这样给朋友的感觉,是我太自私了,不在乎朋友,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关心自己,逃避做选择、逃避承担责任、承担后果、习惯甩锅。作为一个常常对自己自我否定的人,面对他人批评的心理承受压力几乎为负。
今年的我,大概比去年有所成长吧。面对他人的当面批评可以谈笑风生,是因为我知道我有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改正还遥遥无期,但至少意识到了。常常情绪崩溃,但频率比以前有所降低。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所以尽可能不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倾倒给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消化掉吧。我一直在内耗,一直在跟亲近的朋友展示自己不好的地方,不敢放松,不敢发呆,又常常卡点浪费很多时间。归根结底,是我认为自己不值得。对于朋友的语言和行为过于敏感,给自己设置的负面的条件假设,然后用不同的事情去验证。这样的行为又能得到怎样的后果呢?肯定不会是好的。
但看到曾经恋爱时甜蜜的两个人,婚后不过两年就变成了互相打压否定、语言暴力的相处模式,竟然觉得前所未有的恐慌。如果我的未来是这个样子的,那么我宁愿不要。薛教授的红豆绿豆理论,阿爽的解读,我的悲观和不自信,对自我的习惯性否定和内耗,左右了我的很多选择。
我知道,很多东西是我对自己的看法,有一部分并不一定是事实。可我,要用多久能跳出来呢?
今天中午在楼梯间遇到同事,说起我把简单的工作重复了这么多年,大概我还是个不求上进、不懂得挑战、不会居安思危的胆小鬼吧。
”别愚弄你自己,记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为了让自己复合自己对自己的负面期待,我一直在愚弄自己,然后甩锅,看吧,不是我的问题,时间不够所以先完成,潜意识里不过是以为自己即使好好做了、也不会又想要的结果,权衡之后做的逃避性质选择,不相信自己。
希望有朝一日,我的心境能持续稳定:人间值得,万物可爱,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