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祁门安茶老茶人汪镇响:代代相承,品味初心

2018-10-17  本文已影响126人  我在安好

十一假期,匆忙的上海之行,到家即刻去了公司。

“你来的正好,给你一个好东西”刘总得意地说。

随即他从身后柜子里拿出了三篓安茶(汪总,刘总及我各一篓)。

实则,早几日前,现任孙义顺安茶厂厂长汪珂已经告知了此事。

2018年的1月6日,一代茶人,祁门安茶非遗传承人汪镇响先生因病逝世,享年68岁。

汪珂从小便深得外公宠幸。2013年毕业后,因外公长年身患痛风,身体欠佳,难以打理茶厂繁忙事宜。外公欲于茶厂传继于他。他反思几日,养育之恩,唯以回报,便义无反顾地跟随外公,潜心做茶。

时值金秋,正是安茶夜露装篓生产旺季,汪珂特意制作了一款纪念外公的茶(1950-2018)。从2018年开始,每年茶季,精选原料,亲自烘焙,单独夜露,双重烘烤,制作68篓2斤装纪念茶赠予诸君。也是对外公的缅怀之情。

看着这份承载着不同意义的安茶,仔细端详,确实独特。两斤重的分量,沉实,整体比一斤装的大了一大圈,竹篓两边扎起了两只耳朵,方便提拿。封面加了竹盖子,盖子上标签显注。除了该有的茶叶标识外,另加了编号年份等重要信息,简洁明了,一应俱全。

忆祁门安茶老茶人汪镇响:代代相承,品味初心

回想我们与安茶的初识,不觉已经过去了十一年。

2007年春,那时安茶并没现在这么普及,芦溪也只有一两个厂家。我们因在上海从事茶业,偶闻孙义顺安茶的独特工艺及药用价值,便来到芦溪孙义顺安茶厂,面见汪镇响先生,交流甚欢,也更全面地了解了安茶的生产工艺,深知制做的不易,便决定在上海打开安茶的前方销售市场,签署了经销协议。

史料记载,“安茶”产于安徽黄山市祁门县芦溪乡,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民间称为“软枝茶”,为半发酵的紧压茶。它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属黑茶类,其色泽黑褐尚润,香气浓郁飘逸、泌人心脾,更为难得的是,它不但是一种上乘的饮品,还是良药,一直以来岭南中医诊方中常用“安茶”作引,广东、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更是尊它为“圣茶”。

因安茶需存放两三年后再喝,工厂难以周转,在战乱年代,自然便停止了生产。直到1983年,香港茶叶发展基金会的关奋发老人,从香港寄来一篓老安茶,说是海边渔民喝海水后腹胀,把茶叶放炉子上煮一煮,喝一碗病就好了。极力要求重制如此好茶。祁门县政府也很重视此事。

汪镇响厂长,便是那时重制安茶的主要负责人,在他的多方努力下,经过几年试制,于1991重制安茶终于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继而批量生产。

陈年老安茶的汤色 祁门安茶的独特包装

时隔经年,祁门安茶已被各地茶客品尝及认可,但是随着量的增长,品质也是良莠不齐。

汪珂厂长虽然年轻,但是从他的言行中感知,在其外公身边,学习做茶的同时,也学着做人做事。严格按着老的安茶生产工艺制作,亲历亲为,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只为做出好安茶,无愧九泉之下的外公重托,更无愧祁门安茶的重出江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