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感受着不同的幸福 (4)
请接上集.谢谢关注
味觉:感受着不同的幸福 (4)
—雁城俊哥
(09)
自古至今,美食家可是数不胜数!
孔子是圣人,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不要误会他是素食主义者,实际上,他对吃是很讲究的。
关于吃,他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包括其它记载的言语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孔子其实是个无肉不欢的人,而且他对吃的讲究,涉及了礼仪、卫生、口味等各个方面,简直是常人所望尘莫及的了。
后世人总是把曹操理所当然地当作奸臣,不过稍微了解过他的人,都知道他实际上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不仅对酒文化颇有心得,还曾经下功夫研究过烹饪。
《四时食制》中曾写过曹操对鱼的研究,他一共讲到了十四种鱼,都很详细地讲解了关于鱼的产地和食用方法。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
疏齿鱼,味如猪肉,出东海;
鱣鱼,大如五斗奁,长丈,口颔下;
常三月中从河上,常于孟津捕之。黄肥,唯以作酢。淮水亦有。
曹操是一个特别爱吃鱼的美食家。
杜甫出身名门,从小生活无忧,青少年时代也是过着裘马清狂的日子的。
中年以后虽然吃过不少苦,但他毕竟是生活在权贵阶层中的人,山珍海味、龙肝凤胆,全都见识过。在他的诗歌里,宫廷大餐、王公宴会、农家小酌,都有过生动的描写。
有一阵子他特别爱吃生鱼片,经常写到关于生鱼片的诗句: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
苏轼的美食家领袖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腿、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就算没吃过也都听过吧 ?
苏轼晚年兴趣转向素食,主要食用蔬菜、水果,在广东海南期间,遍尝了各种水果,杨梅、芦柑、荔枝、龙眼、橄榄、槟榔,他没有一样不喜欢的。
这当中,苏轼尤其喜欢荔枝: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最牛的,是他不仅喜欢吃,还会研究、发明,比如他晚年发明的:
东坡羹;
便是以材料春笋、齑粉、荠菜、蔓菁和芦菔,用一口断了腿的破鼎,在田野间制作的。
明朝的张岱出生于官宦之家,是个精于吃喝玩乐的公子哥,他是少见的样样精通的人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笙箫弦管,蹴鞠弹棊,博陆斗牌,使枪弄棍,射箭走马,挝鼓唱曲……
这样一个全才,自然也不会放过美食,而且他的研究都是十分深入的,特别是对于螃蟹的吃法。
每到十月,张岱就会和友人组成“蟹会”,举行吃蟹活动,大致情形是:一人分得六只蟹,轮番煮着吃。
辅食有肥腊鸭、牛乳酪、醉蚶,用鸭汁煮;
水果有谢橘、风栗、风菱,
蔬菜有兵坑笋,喝的是玉壶冰,主食是新余的粳白米,漱口也有讲究,用的是兰雪茶。
瞧瞧这一顿,上层阶级的饮食就是不一样,讲究得让人望洋兴叹了。
金圣叹:清代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生活清贫,狂放不羁,堪称冷幽默的大师。
江苏吴县任维初滥施刑罚,贪贿浮征,金圣叹和一些友人,一共召集了有千余学子,聚集在文庙哭闹抗议。
结果惹恼朝廷,被抓起来,处于凌迟。
关于他临刑前的故事有许多版本,大致就是金圣叹神情自若,甚至还叫嚷着: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滋味。
还有版本说他最后给儿子的遗言,竟然是一味菜肴的配方。
就冲金圣叹这种临死前还惦记着吃的精神,不给他一个美食家头衔都过意不去。
袁枚:乾隆年间著名诗人和诗评家,同时,也是出了名的美食家,他撰写了一部被誉为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随园食单》。
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不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等十四个方面。
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我国从十四世纪到十八世纪,流行的三百多种南北菜肴点心,还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从选料到品尝都有所涉及。
神奇的是,袁枚虽然写了这么详细的烹饪专书,但他本人却是奉行 “君子远庖厨” 的守则:他一道菜都不会做,也算是吃货界的一大柽杰。
袁世凯是民国名副其实的 “吃货”,特别爱吃鲤鱼,非开封北面黑岗口的黄河鲤鱼,认为其它地方的鱼无法与之相比。
被朝廷开缺回籍后,吃不上黄河的鲤鱼了,这时候,淇县县令送来了淇泉的鲫鱼,尺把长,肚子大,肉质肥美异常,袁世凯一吃,大为赞叹。从此和淇鲫结下了不解之缘。
得知袁世凯到北京做了大总统后,淇县知县知道袁总统的这一嗜好,专门让人用网捕捞淇鲫,用原来的水,放在缸中喂养,再送到卫辉,用火车运到京师。
袁世凯的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是淇泉的鲫鱼或者黄河的鲤鱼。
(10)
创建于1919年的大三元酒家,
不但在广州名气大,而且在东南亚一带也享有盛誉。因此,一些名流士绅都以在大三元饮宴为荣耀。
名菜有:太爷鸡、红烧大裙翅、铁板麻花雀、冰梅百花虾、富贵石榴鸡、龙凤鸳鸯球、香酥炸蟹钳……
名点有:架英猪油包、蚝油叉烧包、影美鸡蛋挞、马赛克蛋戟、蜂巢荔芋角、透明鸡蛋糕、雪花冻蛋卷、安虾咸水角……
红烧大裙翅:是大三元的传统招牌菜,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要花60块银元才能吃得上这道菜。
选用老虎鲨、鲟头鲨等上等裙翅作原料,需经煲翅(即浸发)、滚煨翅、烤翅、上翅等几道制作工序,在火候和烹制时间上都极为讲究。
烹制出来的翅,拿筷子夹起任何一根,两端都能自然下垂并合拢成椭圆形为最好,否则便说明过硬或过软了。
此菜汤清味鲜,香滑而不腻口,一直被列为粤菜中的上品。
大三元酒家原来只是一家经营粥粉面的小食店。
抗日战争前夕,广州城内实行戒严,家家户户很早就关灯睡觉了。
有一天晚上,一个有一段时间没吃过东西的乞丐摸黑溜进了小食店,光线黑暗使他不能看清店里的情况。突然“咣当” 一声,把桌子上的筷子全弄散在地,惊动了小食店的老板。
老板与乞丐交谈后,见其可怜,把他留下来帮自己打工。老板有一个亲戚在南洋开橡胶园,可是却没有儿子,而且身体有重病,并且,可能不久于人世。
乞丐在小食店呆了一段时间后,老板认定他是个憨厚老实的人,就把他介绍给其亲戚。
到了南洋以后,这个乞丐仍然是勤勤恳恳的工作,橡胶园主决定把产业给他继承。乞丐一夜暴富,并没有忘记小食店老板的提携。他交代好有关事宜后,就连忙乘船回到广州。来到以后发现小食店已经不存在了。
经过四处打听,才得知那老板为了躲避日本鬼子把铺子关了,回到台山老家。
于是,乞丐又来到了台山,正准备乘人力车去打探时,却无意发现那车夫原来是老板的家人。
经过乞丐的一番劝说,老板决定重出江湖,两人一拍即合: 共建大三元酒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长堤失去昔日商业天堂的地位;2012年,长堤大马路的定位改变了,大三元酒家原址已改建成民间金融街工程部。但备受关注的大三元酒家还能不能重新进驻 ?
食客们试目以待。
1883 年,24 岁的汨罗人甘长林在长沙药王街口开了一家面粉馆,取“长治久顺”之意: 甘长顺
开张伊始,粉面馆生意颇为兴隆,但不久,因资金短缺和市场萧条,经营出现危机。难以经营之际,恰逢街坊 “童广兴槟榔店” 老板童老先生的生日,预订了1000碗寿面。
甘长林选取上好面粉加入鸡蛋,精心做码,大开流水席面,此举措后,甘长顺面条招牌开始在长沙城里家喻户晓。且后,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甘老板善待伙计,充满着人文关怀。作为对老板的回报,甘长顺店员的工作效率同样的是满满正能量。
《长沙市志》史记:
(1)面馆里的卤菜由大师傅在完成自身的工作之后,利用业余时间做成的,当然需要店员做下手配合。每月盘底后,利润由大师傅负责分配,所有的店员都有份。
在当时的长沙市餐饮业里,甘长顺的伙计们待遇是最好的。
(2)面馆里客人吃剩的食物作为潲水,统一由养猪户收取,每年底,养猪户依照惯例送两头肥猪赠送给甘长顺面馆,而甘老板却全部将其分割至店员。
甘长顺成立10周年之际,又恰逢光绪帝20岁御寿,甘长顺再次打出祝寿招牌,免费供应寿面一天,从而名扬天下。
1920 年,16 岁的甘寿鹏子承父业,接手掌管甘长顺,经大力整顿,甘长顺面条注重质量,讲究用料,坚持薄利,服务热情,经过市井相传,当时长沙市的市民以饮食甘长顺的粉面为荣。
蟹黄面、寒菌面亦由该店起始,后逐风行全市。
湖南督军、著名美食家谭延闿最爱吃甘长顺的鸡丝火面,常传话 “静街”带随从马弁赴甘长顺吃面。
谭延闿在南京被任命国民政府主席后,病中迎来50岁寿宴,随从特意
差人带来甘长顺的鸡蛋面。席间,谭主席亲自进入厨房体恤下属,得知锅中是甘长顺的面,主席热泪盈眶,遂写下:
四水三湘眼底藏,千丝万缕锅中沸。
抗日战争时期,炮火损毁了长沙古城,战火中甘长顺的招牌屹立不倒,通过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的镜头,甘长顺的招牌出现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头版;
瞬间传遍全世界
1956 年公私合营,“甘长顺”由国家赎买。“文革” 中改名 “东方面馆”。
1986年,恢复了“甘长顺”的名号。
(11)
食物烹饪的过程,似佛车站两列行驶不同方向的列车,一边是豪华精细的烹饪方法,而另一边则是原生态的自然烹饪方式。
但是,两者所追求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即将食物转化成美食。
白岩松说过:无论多么不平凡的生命,最终都要归于平凡的柴米油盐酱醋。
今天,我们行走世间,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口音随着文化的普及,差距在日渐缩小。而服饰、外貌等由于大众审美的趋同,更是难以辨认地域色彩。然而有一个东西却很难改变,它深入我们的血液和骨髓,它就是我们的饮食嗜好。
“俊哥” 及同时代的人,大都经历过物质单调匮乏的年景,基因里有对脂肪类食物的天然好感。
饮食习惯成型于幼稚时代,尽管随着年纪增长以及社会的进步,今天,仍然难以摆脱动物脂肪的致命诱惑。
如果很多天不沾荤腥,就会在感官上的引起的不适,仿佛日子过得寡淡无比,自然而然的想起过去,娘在世的时候,做的腊肉;那种在口里就让人目眩的缠绵,以及细小颗粒状的油脂在牙齿间迸裂的快感,至今都难以忘怀,甚至于梦里都依稀还能感受到。
水土不服,是对异乡饮食环境的排斥和不接纳。无论吃遍山珍海味,尝遍美味佳肴依然是不能获得。曾经的经历,不知不觉的变成了一种顽固的味觉记忆,自然而然地影响一生的食物选择。
今天,无论身在何方,厨房里呈现得最多的那道菜永远是故乡的风味。
无论口味怎样变换,娘曾经做过的家常饭菜,那留在味蕾上的余味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味觉。
无论遇到佳肴有多么的香气扑鼻,娘曾经做过的家常饭菜余香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嗅觉。
我们穷其一生追求的幸福,不在过去和未来,就在我们的生活里:眼中情,碗中餐,身边人。
人生拥有最幸福的事,在平淡的日子里,和你爰的人在一起,分享着简单的食物!
20.02.22
谢谢关注
参考资料:
(01) 辞海(02)资治通鉴(03)千家诗
(04)古文观止 (05)古文辞类纂
(06)菜根谭 (07)读人记.韩小惠
(08)品人录.易中天(09)美食家.陆文夫
(10) 酒徒.王安忆
(11) 故乡的元宵.汪曾祺
(12) 津门众生相.冯骥才
(13) 至味在人间.陈晓卿
(14) 你得活出自己的样子.季羡林
(15) 我与酒.莫言 (16)《长沙市志》
(17) 醉酒,人生一乐也.蔡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