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学总结百篇[95]
给孩子教方法
学会一种方法,比知道一些知识更为重要。但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灌输,不重视方法授权!仅此制造神秘。耽搁了孩子的前程,忽悠了家长的期望,托延了教育的进程!
这!需要积极面对双减政策,做出调整。
先来个三方约学,学习再说好坏。
思维导图学习法:
1.绘制思维导图时应该使用白纸,将其橫放(主题数量较多时)和竖放(主题数量较少时)。
2.关键词是独立的意义单元,绘制思维导图时尽量使用关键词而少用短语和句子,但当句子是独立意义单元时也可以使用。
3.中心图像的目的有3个:突出中心主题、激发想象和联想、美化思维导图。中心图像通常画在白纸的中心位置(横放时)或中心偏左位置(竖放时)。
4.图像、图标的选择应该与中心主题的内容密切相关,图像图标不宜太多,子节点中使用的图像不宜大于父节点以及中心节点。
5.思维导图尽量用曲线连接,线条从粗到细,每条线上注明一个关键词,线条的长度尽可能接近关键词的长度。
6.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一个主色调,而不是毎个层次一个主色调,或整体上一个色调。
7.思维导图的分支从右上角45沿顺时针方向展开。这一要求是针对思维导图成品的,激发阶段的思维导图可以想到哪里画到哪里。
思维导图的作用:
1.思维导图是支持从机械学习迈向意义学习的有效工具,可以在学习的笔记、演讲、阅读、写作和总结复习等诸多环节发挥作用。
2.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重点关注3点:老师讲课的线索、新知识自身的内在联系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运用思维导图组织演讲内容、指引演讲思路,能规避因讲稿带来的各种不便。
4.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4个层次,思维导图在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中能发挥较大作用。
5.应用思维导图激发和整理思维,能够帮助打开写作思路,提高内在逻辑性。
6.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复习,可以充当学习历程的可视化工具,帮助学习者明确整体目标,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学会了多少以及还有多少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