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自己——在苦难之中开出向阳之花
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去适应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不断强调自己必须坚强、独立、无坚不摧;但是在这些穿着铜墙铁壁身躯的词语下面,很多时候里面包裹到的却是一颗伤痕累累、脆弱、敏感及焦躁的心。
而现在的人群中,心理与精神在环境暗示,思维固化之下,承受的压力越趋越大,心理与精神疾病十分普遍,有所不同只因存在程度各不相同。
《超限思维》的作者作为一个敏感的抑郁与焦虑的患者,用自己敏锐的生命触感,将自己敏感脆弱、抑郁焦虑的情绪通过自己的文字描述,以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角度,剖析自己,直面自己的内心,进行一场独白,将自己内心的满目疮痍,完全暴露在阳光下暴晒。
从作者的自序中,可以看出,作者着重的内心交流,与自己的交流。鲁迅说:“人们的情感是不相通的。”作者却十分渴望得到共鸣,得到别人的认同,甚至自认为自己就属于伊尔斯·桑德笔下的“高敏感人格”,思维“与众不同”,并长期受到恐惧症与强迫症的折磨。
书中提到了美国作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的一句话:人生充满苦难。王建平说,这句话对于他来说是一声惊雷,我深有同感。人生在世,有哪一个是容易的呢?就如,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谁能够轻易就承认,那个独一无二的你,自己也仅仅只是自己而已,而不是迫于压力,迫于环境、迫于无奈而成为社会、生活中那个必须成为的自己,而仅仅只是自己,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呢?
升学压力、工作压力、生活、人际关系等,通常都会让人像变色龙那般,需要让自己与所在的环境融为一体,才会有“所谓的安全”,才会“远离危险”。
被抑郁、焦虑和恐惧折磨的人,在他的眼中,是痛苦不堪、挣扎呼救关于生命的大事;在他人看来却是无关痛痒的小事而已。所以,对于抑郁者来说,这只是一场关于自己的无硝烟的战争,无关他人,只是一场属于自己与自己的博弈,一场心智的提升,一场灵魂的和解。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溺水的时候,趋于求生欲或者本能,会拼命挣扎,却不知这样的挣扎本身却增加了死亡的可能性。就如他们总易陷于自己的内心矛盾之中,不断挣扎,而越陷越深。“真正让情况恶化的不是外界的冷漠、不是医疗资源的匮乏,而是自我伤害。”敏锐易伤的个性,容易使到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跟所处的状况充满后悔、愧疚与失望;习惯附和别人、自我压抑,掩藏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自我折磨,善于将自己手中的刀子霍霍挥向自己。
书中通过环境暗示、固化思维、内心冲突、负面情绪这四板块阐述了神经症的产生机制,及其相对应的“跳出本体看问题的能力”,分别从观察、体验、思考、行动、智慧五方面“培养思辨思维”。
在挣扎、在观察、在探索中,认真透彻的了解自己,超越外在环境的局限,打破固化思维的制约,身为同行者的他,呼吁大家唯有认真行动,才能改变自己。
就如作者所说的,“不管现在和未来的环境如何恶劣,不管我内在的状态如何糟糕,去做就可以了。”跳出自己捆绑住自己的框架与束缚,认真的去行动,超越现我!
你我,都只是为了体验生命本身的奇迹,即使焦虑不安、抑郁恐惧,也欣然接受,觉得焦虑的产生也是一件正常的事,即使苦难,也能在苦难之中开出向阳之花,蜕变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