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

2018-11-23  本文已影响12人  石头心语

有一个男孩,面色土黄,精神呆滞,头脑就会冒出无数的想法,这些想法像绳子一样捆绑着自己,左右着自己。男孩很坚毅很坚强很坚辛,一人独自承受着这些痛苦困惑,一心读着“圣贤”书,想通过读书,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现状。他坚信只有高考成功了,一切都会改变,都会好起来。如果高考失败,那将会更加惨淡,甚至是自我的毁灭、消亡。

他害怕有这样的想法,可这样的担心就会不期而来,在课堂上,在考试中,在睡眠里。这种浓烈的紧张焦虑感让他在平日的生活和学习像是在战斗,千军万马在头脑里战斗。他十分疲惫,疲惫到虚脱晃忽的状态,他依然是一个人在奋斗,没有人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他怎么了。

这是个天资聪慧,勤奋懂事的男孩,从小就学习好,自立强。可就是这个男孩,一直生活在紧张恐惧之中。从记事起就睡眠不好,遇到稍微重要的考试就失眠、怯场。平时是班上、学校的学习高手,老师的得意门生,而小升初、初升高以至高考的正式场合都不理想,很不理想。以至高考二次才考取了大专,与本科一分之差。

这是一个瘦小软弱的男孩,戴着厚厚的近视眼,两鬓白发不少,背微驼,在一层阴影的笼罩下很少得到人的关照与关爱。他的内在却丰富到爆裂,如脱缰之马,有着强烈的求生求出头的愿望。希望一己之力能改变家庭,改变社会,改变世界。这个不切实际的宏伟的期望与这个瘦小软弱的身躯形成强烈的反差,也许正是这个反差的力量在控制他,推残他,他是一点也不自知的。

有一个男人,他很厌恶自己的家乡,他厌恶自己,厌恶自己的家庭。他想远走高飞,逃离熟悉的环境,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即使千刀万剐、千辛万苦,也可以杀出一条自己的路。不成功便成仁,他不想让亲人知道他的痛苦,他是爱自己的亲人和家乡的。可潜意识里亲人和家乡早已把他抛弃,他没有得到过温暖和关爱,他得到的是恐惧和伤害,“不值得”、“不够好”。

他思维敏捷,思虑重重,有想法无胆识,谨小慎微。能吃苦敢奋斗,可他手搏鸡之力,无背景无钱财,落荒于陌生地的底层,他又有多大出息呢?奋斗就是生存下来,就是活下来。他做到了,可他还是不甘于在最底层奋斗,但他不知如何找到奋斗成中层、上层之路。他抑郁、焦虑,辗转多地依然重复着旧有的模式。

有人说他成功了,投来欣慕的眼光。可他却感到真正地奋斗还没开始,他很自卑。因为在物质的世界里,他得到的并不多。是的,他得到别人正在努力奋斗的一切,可他的眼里依然是看到别人拥有的一切,看到那巨大的鸿沟。他悲悯自己,悲悯与自己一样在底层奋斗的人,他正在寻求一条新的奋斗之路,去实现自己最初的原本的梦想。他希望去活出真实的鲜活的自己。

有一个爸爸,是两个男孩的爸爸,是人们欣慕的爸爸,是孩子喜欢的爸爸,是一个感觉良好充满美好愿望的爸爸。这是一个因为孩子改变一切的爸爸,是孩子带给他新生、重生的爸爸。他越来越欣赏自己爸爸的角色和职责,他看到孩子快乐地健康地自由地成长感得欣慰和满足。孩子活得是自己,做得是自己,思想自由,感情丰富,精神专注。爱学习爱运动爱玩耍,每一项都让他感到心胸澎湃,心满意足,他为自己没有成为孩子的限制或绊脚感到高兴和幸运。孩子是孩子,不像他,他是多么地满足和骄傲。

这个曾经是让人恐惧的爸爸,自卑专横,不知所措的爸爸。一个游走在精神崩溃边缘的爸爸。他十分努力地工作,十分为家庭尽责,像牛一样地在生活。精力与能力的透支,让他疲惫于工作与生活,抑郁暴躁,让家人担心,让孩子恐惧。是孩子挽救了他,是孩子给他予希望,也是他内心深处的孩子要坚强地活下去,活出自己。

这个曾经担心自己做不好爸爸,也怀疑家人照顾不好孩子,在孩子刚烈地性格下倔服了,转变了,柔软了。开始用心地陪伴孩子,听孩子的话,无条件的信任孩子。他的任何反感或暴躁或动粗都会遭到孩子强烈的反击,孩子的意志是刚铁般的,没有任何屈服的可能,唯有爸爸柔软起来、不生气、慢慢等待,才会给他机会。这两个天使般地孩子用二年的时间终于挽救了爸爸,也挽救了他们自己,挽救了这幸福的一家人。

哈哈,这个男孩,这个男人,这个爸爸就是我,石头啊。我知道这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还有无穷多个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