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漂的90后,大家下班以后都在干什么?

来上海1年,下班后经常感到无聊,甚至会有人生非常无趣的想法,跟几个同样在上海的90后打听了一下,了解过他们下班之后的状态,原来每个人的状态都各有不同,对生活也有不同的见解。
@有一点点无语
在自己的空间里安安静静,不被任何人打扰
晚上六点下班,半小时公交转一小时地铁,步行10分钟,终于到了租住小区楼下,给自己做好一番心理建设之后,才敢打开房间大门。
来上海之前,是在老家一个工厂里做会计,工资3000,住在家里,吃喝不用愁,上班距离是骑电动车就能到的地方,每天优哉游哉。羡慕朋友在上海的高薪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在他们的劝说之下,我也成为了一个初级沪漂。
第一个月住在朋友那里,后面工作稳定下来之后,我搬到离朋友不远的小区。总想着和熟悉的人近一点,心里也踏实一点。
我也是和别人合租,可有独卫,每月1800元,四室一厅隔成五室,一共住了7个人,下班之后,房间里开始变得沸腾起来:打电话、摔门声、聊天声、抽水马桶声等等各种声音充斥着整个房间。
因为工资低,还处于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阶段,不敢轻易换房子,更是没钱没心思搬家。每天下班回来,都先给自己做心理暗示,因为我不知道打开门之后我会看到什么,会听到什么……

我比较慢热,我的认知里面既然大家是租房住,也没有必要交谈甚欢。住在我隔壁的室友,几乎每天8多总会敲我的房门,和我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出于礼貌我还是听了并做出回复。工作和通勤已经让我筋疲力尽了,我只想在自己的空间里好好休息,不被任何人打扰。
后来她的一个朋友和她同住,时不时带着零食带着朋友记在我本就不宽敞的房间,看剧聊天!天哪,如果我有罪,老天会惩罚我,而不是让这两个话痨又不自知的室友折磨我!
房租一到期,我就火速的搬走了。
@小彩虹
学习工作所需必备技能,却没有一天坚持下来
俗话说:吃不了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这话说的一点都不错。
我之前的工作是朋友内部推荐的,是一家外贸企业,能英语无障碍的交流是基本的要求。上学的时候比较注重读写,英语口语不是很好,五点半下班,每天都想着利用空余的时间,好好练练自己的口语和听力,再背背单词强化一下自己的英语。但是还是没能坚持下去,每天都在刷抖音,看头条,逛知乎……
到公司半年多了,但是我只成交过一个订单,工资也是只有微薄的底薪,交完房租和房租,吃喝都不宽裕。后来领导找我谈话了,如果要是下个月还没有订单的话,我就要自动离职了,不管是谁推荐的都没用。

说实话,我觉得很没用,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各方面待遇还不错的工作,自己却不能好好的抓住,让帮我的朋友也很没面子。
痛定思痛才慢慢地发现,下班之后就知道玩手机的日子过得太没有质量了,后面我就慢慢给自己定目标做学习计划,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时间去提升自己。虽然还是离开了这个公司,我也还是利用下班的时间多学习,多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平平淡淡
缩小交友圈子,多点时间陪伴家人
我现在的生活很简单,每天下班之后路过菜市场买点想吃的东西回家。前两年下班之后经常会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喝点小酒聊聊天,也会经常和领导一起到处应酬,接触的圈子也比较杂。
因此错过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慢慢我发现出去吃饭喝酒聊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就慢慢的算小自己的交际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空出更多的时间回家陪陪爱人和孩子,每天一起吃饭做家务,虽然简单,但是很满足。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生活一定要努力,年纪大了看多人不同的人,又会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时刻紧绷着努力。我们可以懒散一些,也可以紧张一些,想要什么的生活就去努力吧,祝我们都能在鸡零狗碎的生活里找到闪闪的快乐!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