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视界081|德才并用、以德为先
儒家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19·13,子夏语),因此,对于学成的弟子,孔子是主张他们出仕做官的。做官的目的是什么?儒家出仕做官的目的不是为了稻梁谋,而是为了实现“复礼”再造大周盛世的目标。这与后来宋真宗赵恒鼓吹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读书目的是根本不同的。
我们不妨把这这首诗抄下来欣赏一下:
《励学篇》【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孟武伯在《论语·为政》问孝之后,第二次向孔子请教。今天他问孔子几个弟子的情况。
论语新视界081|德才并用、以德为先孟武伯,即仲孙彘,武是他的谥号,孟懿子的儿子,姬姓。古代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按规定嫡长子称伯,庶长子只能称孟。因孟懿子的祖先庆父是庶出(嫡长子是姬同,即鲁庄公),本该称孟,因为仲行无人,庆父就称了仲。古注说:“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为氏,此孟孙本出公子庆父之后。”庆父这一支便称孟氏、孟孙氏或者仲孙氏。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5·8)
先简单解释一下几个关键词。赋:指兵赋,古代的兵役制度,治其赋,包括各种工作,简单说就是管理军事。 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点,“有宗庙先王之主曰都,无曰邑”,大致相当于后来城镇。家:指卿大夫的采地,当时大夫有车百乘,是采地中的较大者。 宰:古代邑、大夫家的总管。 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生于公元前509年,孔子的学生。 束带立于朝:指穿着礼服立于朝廷。 宾客:宾指贵客,天子诸侯的客人可以称为宾 ,一般客人叫客。
论语新视界081|德才并用、以德为先当初,孟武伯的爷爷孟僖子遗命要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左传·昭公七年》),因此,孟府人对孔子还是尊重的。
这个时候,孟武伯大概已经主持孟府工作,他大概想挑选几个人才使用。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怎么样?他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在本章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简而言之,不管有什么样的才能,“仁”是第一位的,才能是第二位的。
论语新视界081|德才并用、以德为先现在选拔任用公务人员特别是高级公务人员,注重德才并用、以德为先,也是这个道理。
这三个人后来虽然都没有在孟孙府任职,但他们都很有成就,而孔子“先仁德后才能”的教育理念和用人原则,则是千年不变的用人真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