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天下
2018-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校长
奕天下第一章 被施舍的王位 大唐王朝灭亡了,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大分裂,中原地区同时并存五个政权,周、梁、燕、晋、楚,其中周国、楚国最为富有,晋国军事实力最强。 大周太宗十一年春,天降大雪,百日不绝,以致于人民无法进行生产活动,华夏大地一片死气沉沉,春耕本应该是中原各国的大忙时节,现如今农户们只能窝在家里,领着国府发放微薄的粮食和往年剩下的一些土产。生活在草原的少数民族就无比惨痛了,大雪封地,久久不化,饲养的牛羊马无法进食,自然也无法交配生产,生活所需物资本就靠牛羊马交换,现在连牲畜的生产都成问题,如何饲养再以物易物呢?于是,一场关于生存与毁灭的超级战争爆发,草原四大部组成联合军发起生存掠夺战,矛头直指中原各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周国、梁国、燕国、晋国,四国人民苦不堪言,他们不明白也不理解,如此恶劣的天气,为何还要不远千里来攻打我们,偏偏我们也没有粮食。 晋国实力最强,将草原四部抵御在国门之外,虽然抵御了强敌,但损失了不少兵力,因此草原四部放弃对晋国的攻打,从而集中力量攻打周、梁、燕三国。 这可就害苦了周国,周国最为富有,因此伤害最深,草原四部的联合军直接打到了首府长安,一路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抢夺大量财富。 燕梁两国分别丢了三座城池,也损失不少兵力,毕竟也不是很富裕,草原四部也是很了解的。 唯一没有受到攻击的就是楚国,周、梁、晋、燕四国对楚国形成包围之势,也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保护圈,因此楚国坐山观虎斗,心里乐呵呵。 草原联军包围了长安数日,周国发往中原四国的求救令不知发了多少,可就是无人来救。四国国君的做法出现了惊人的一致,不救,就是不救,反正草原四部也不会呆多久,等你灭国了,我们正好可以分一羹粥,弥补弥补损失! 围困第六日时,一支六千人的铁骑大军奔向长安,太宗皇帝站在城楼上,一看是秦军,眼泪刷刷的流,太感动了,还是自己人最暖心,来人正是大周第一猛将骠骑大将军秦渠。 草原联军与铁骑军展开了激烈的角逐,铁骑军以三千人为代价,直接打退了联军的一波攻势并顺利抵达长安城,联军也付出了将近五千人的生命。 这场掠夺站,草原联军长途跋涉,又是客场作战,再加上大雪天气带来的诸多不便,联军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第六日夜晚丑时,草原联军迅速退兵,反正该拿的都拿了,要啥有啥,够自己吃上个三年五载的,不如回去过太平日子,溜溜羊,赛赛马,毕竟打仗也是要花钱的。 中原四部虽然退兵,但战火烧尽了大周一半国土,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口无家可归,战后重建工作迫在眉急,此时大周朝堂出现了激烈的争吵,围绕两个问题争执不休:一是如何进行战后重建,二是如何赏赐骠骑大将军秦渠? 在草原铁骑的摧残之下,陕西甘肃几十万人沦为流民难民,即使不把这些老百姓当人,但也要提防着他们起义造反,所以这些难民如何救,如何安置,就是一个大难题。今年百姓毫无收成,再加上卫国战争,国库已消耗十之七八,赈灾必定要捐款,而且不是一笔小数目,周朝官员们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太宗皇帝也不愿多捐,三宫六院的,开销着实太大,可皇帝不多捐不做表率,大臣们必定会推三阻四的少捐。 再者就是如何赏赐骠骑大将军秦渠,在这场卫国战争中,秦渠为救国都争分夺秒,只带六千人悍然与联军大战,护住国都,立下不世之功,虽说草原联军不是因为秦渠而退兵,但秦渠却实打实与联军大干了一场,还击退联军的一波攻势,尽管联军迟早要退兵,但如果没有秦渠与他的铁骑大军表现出以死的决心对战联军,联军也不会这么早退兵。若是秦渠大军晚来三日,联军必将攻破国都,到时国将不国,周朝覆灭。如此大的功劳如何赏赐呢?这可愁坏了大周朝堂,秦渠已经是骠骑大将军了,在武官系统里已经是顶端官职了,再立下这样的不世之功,已经无官可赏了,赏赐金银珠宝的话可就是一大笔支出,若是在平时,这样的赏赐国库还能拿出来,可现在偏偏经历战乱,国库空虚,又要考虑赈灾,实在是拿不出啊!若是不赏不赐,必定会凉了三军将士的心。现在的大周对于秦渠可谓是无官可赏,无禄 可赐。 太宗十一年秋,朝会,太宗皇帝很难受地说:“今日只议两件事,一是赈灾,二是赏赐秦渠,这两件事不议完,不准下朝,朕已经特意命御膳房只准备了粥食,朕会与爱卿们一同感受那十几万难民的疾苦,望众爱卿能明白朕的用心良苦。” 顿时下面百官就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突然,骠骑大将军秦渠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说:“臣该死,不能为陛下分忧,反到让陛下如此劳心劳神,万望陛下以龙体为重,江山社稷全赖陛下一人啊!” “秦爱卿快快请起,是朕对不住你,若不是你拼死相救,朕恐怕已沦为阶下囚,如何还能坐在这金鸾殿之上。”太宗说道:“爱卿居功而不傲,来人,快赐座。” “臣不敢,望陛下收回成命,自古君臣有别,臣不敢居功。”秦渠道。 “既然如此,那爱卿们就先议议如何赏赐秦将军吧!”皇帝说道。 丞相立即拜倒:“秦将军多年来为我大周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已官拜骠骑大将军,领一方重兵,依序官制,实在是再无官职可授。” 陛下大怒:“什么叫再无官职可授?秦将军如此忠心报国,必须赏,就是没有,也要创造一个出来赏!” “陛下说的是,是老臣糊涂了,方才陛下说起创造一个出来赏,臣倒想起来了一件事,隋朝末年,李渊之子李世民,多次立功,多次封赏,最后实在是无官可授,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新官职—天策上将,我们可以效仿,只是这天策上将有一特权“许自置官署”。” 一说到“许自置官署”,还没等丞相说完,文武百官顿时就愣了,随后就炸了,大骂丞相不知皇恩浩荡,不知皇威何在,更有御史台一干人等请求陛下严惩丞相,削其官职,流放九族。 秦将军刚听到李世民的时候就觉得哪里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后面提到天策上将的时候顿时就明白了,原来天策上将可以自建官署,俨然就是一个小朝廷,天策上将这一职位是李世民与皇太子李建成角力的重要筹码,尤其是在自置官属方面,给予他招募人才许多方便,最后发生“玄武门之变”,囚父弑兄杀弟。 于是秦将军再一次跪倒在地,一直磕头,头部与地面碰撞的声音传遍了金鸾殿里每一个的耳朵里,嘴巴里还一直说着“臣罪该万死”不一会就地面殷红了,皇帝看着秦将军的样子,很是满意,故作姿态的说:“爱卿们各抒己见而已,秦将军莫要放在心里,快快起来,头上都流血,快传御医,为将军保扎。” 皇帝又道:“你们如此争吵,能吵出什么结果吗?既然秦爱卿如此推辞,那就先议赈灾之事,你们一个个食朝廷之俸禄,现在正是报效国家之时,自己说吧!捐多少?” 百官们哑然一片,心中暗自叫苦,朝廷已经半年没发俸禄了,谁家没有个三妻四妾,谁家没有十个八个奴婢家丁,逢年过节,上头打点一二,还哪有多余钱财捐赠啊!再说了,捐少了皇帝必然不悦,捐多了皇帝又会猜忌这么多钱财是哪里来的?于是一个个低头玩手指,无人回应。 皇帝一看,立刻跳下龙椅,对着百官们劈头盖脸地一顿骂,搞得百官们脸青一阵红一阵黑一阵。皇帝这边想着,朕的提议虽然不是什么好主意,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们随声附和,多少捐一点,朝廷的面子也看得过去,没想到你们居然一毛不拔,平时里可没少贪污受贿,以为朕不知道,今日朕就捅破这层纸,看你们如何还能安然自处!百官们这边想着,不就是没附和说话吗,有必要这么激动吗?咱的老底子都翻出来了,又不是不捐,咱想贪污受贿吗?还不是官场风气,如若不是贪污受贿,那不早就被发往边境地区当守卫去了。 皇帝骂累了坐回龙椅上,正好当值太监道:“皇上,该用午膳了。” “好好好,爱卿们也随朕一同用膳吧!来人,将粥食抬上来。”皇帝笑道 大臣拿着粥食,暗想,多少年了,我都不曾吃过这等食物,皇上你这是羞辱人啊!皇帝见状,大笑道:“爱卿们再不吃可就凉了,要知道,朕那十几万子民现在连粥食都没得吃的。”于是,又把丞相单独叫到一边,小声说道:“爱卿以为如何?”丞相道:“秦渠本就心地淳良,一心为国为民,今天的这试探,陛下可否满意?“ “满意满意,朕甚感欣慰,一切就按爱卿所言。”皇帝笑道 很快,大臣们都吃完了粥食,皇帝笑道:“爱卿们对这午膳可还满意?都已经正午了,爱卿们都没拿出一个主意,照这样下去,太阳下山都不会有结果,朕可不想让众爱卿留宿宫中,丞相,宣旨吧!” “遵旨”,丞相恭敬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骠骑大将军秦渠,舍生忘死,骁勇善战,救黎民与水火,救国君与危难,立不世之功,着即册封为陕西节度使,府都长安,护卫大周北方”。 “长安”,“这可如何使得”,“陛下,万万不可啊!”,听到长安二字,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来,皇帝向丞相使了个眼神,丞相怒道:“大殿之上,谁人再敢大声喧哗,严惩不贷!”大臣们立即默不出声。 丞相又道:“异族入侵,国都长安受围,龙气已散,实乃不吉之兆,为保我大周国运昌盛,千秋万代,应即刻择吉日迁都洛阳,定洛阳为新国都。卫国战争中,我大周损耗巨大,牺牲将士不计其数,被夺财富不计其数,全国百废待兴,国库特拨白银十万两,粮食一万担,棉絮五千担,各级官员以五年俸禄为赈灾所用,所集财务全部交与节度使秦渠,由节度使秦渠全权负责赈灾之事,特赐尚方宝剑,赈灾期间若有不从者,可使先斩后奏之权,立斩无赦,望节度使秦渠,以十万难民为重,莫负皇恩,钦此!” 众大臣跪拜:“吾皇英明,实乃百姓之福,天下苍生之福!” 秦渠跪拜:“皇恩浩荡,臣万死不辞,必好好安置难民,以示皇恩。” “朕就喜欢你这实在劲”,皇帝笑道:“你留守长安,领六千铁骑,协助赈灾事宜,其余大军护送朕赶赴洛阳。” “臣可以先护送陛下,然后再返回长安城。”秦渠正声道 “不必了,十万难民一日不安顿下来,朕寝食难安,你好好安排赈灾事宜,朕在洛阳等着你的好消息。”皇帝打了一个哈欠,连忙说道:“六部尚书,你们立即着手安排迁都事宜,不得有误。” 六部尚书齐声道:“微臣遵旨。” 接着,王公公从内廷拿出尚方宝剑,秦渠跪倒,只见那剑身花纹细凿,图纹清晰,剑身一面刻着腾飞的蛟龙,一面刻着展翅的凤凰,而且剑身上还纹饰着北斗七星,好生精致。 秦渠双手捧起尚方宝剑,叩谢:“谢主隆恩!” 众大臣暗叫不妙:皇上您老人家明明心里已经有了对策,还偏偏要搞这么大阵势来商议,害得我们出了如此洋相,还有五年俸禄!这招以退为进用得着实巧妙! 丞相府中,“丞相再造之恩,秦渠无以为报,请受鄙人一拜”,秦渠湾身一拜。 “不敢当,将军莫要折煞老夫了,将军已经是陕西节度使,一方诸侯,论身份老夫比将军还低一级,再说了,将军得此殊荣,乃是皇恩浩荡,与老夫无关啊!”丞相笑道。 “话虽如此,但丞相大人免不了从中周旋,如此劳心伤神,秦渠不敢相忘。”说到这,秦渠从怀中取出一件瓷器,只见这瓷器造型巧妙,通体发白,器身堆贴瑰丽文饰,壶盖塑成一个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相合,由口沿平底部连以形状生动活泼的蟠龙柄,一看便是不凡之物,秦渠笑道:“听闻丞相只对瓷器兴趣浓厚,下官左思右想,正好去年有一富商大贾送我这等物件,下官粗人一个,赏不了这细作之物,送与丞相,也是成人之美了。” “将军有心了,此乃龙柄凤头瓶,价值不凡,如此贵重之物,老夫怎好收下,其实老夫还是存有私心的。放眼朝堂,也只有你能担此此次赈灾之重任,那十几万难民都是我大周子民,老夫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若是选了其他人,必定会中饱私囊,唯有将军高义,必将一分一毫,一衣一食送与百姓手中,所以老夫才想出如此方法,还望将军莫要见谅!”丞相恭身 “丞相如此大义,如此用心良苦,真是我大周黎民百姓之福,秦渠定不敢忘记丞相今日之言,必将鞠躬尽瘁,为一方造福。”秦渠将瓷器静静地放在书桌之上,丞相看到秦渠决绝的眼神,也就默然,任其将瓷器放与桌上。 “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秦渠定不忘丞相之教诲,夜深了,丞相早日歇息,秦渠先告退了。”说着,秦渠就起身离开。丞相见状:“那老夫就不远送了,将军也要保重身体。” 隔日一早,秦渠便赶赴灾区,主持赈灾相关事宜,不久后周王室也开始迁往洛阳,开启了一段新的王朝盛世。 秦渠日不暇食,夜不安寐,历时整整一年时间,将十几万难民全部安顿完毕,经过数年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乐得自在。为抵御草原部落骚扰,秦渠全民征兵,全民练兵,逐渐形成了一股崇武风气,也筑起了一座移动的钢铁长城,草原各部问之丧胆,不敢再频频骚扰。 此时的中原,各国相安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周国依据雄厚的底蕴,效仿战国时代的齐国稷下学宫,建立文院,网罗天下英才,给予优待,一举成为最高学府,引得天下学子纷纷来此求学。 晋国尚武,自然也不甘示弱,建立武院,吸引天下能人异士,为军部参谋,晋国军事力量大涨。 一文一武,遥相呼应,梁、燕、楚三国也没闲着,安插内线与文武两院,搜罗能为帝国效力之人才,各国暗自角力争夺。 陕西节度使赈灾之后,百姓生活回归正常,人口逐渐增多,发现地方不够,于是请示周朝皇帝,皇帝直接回了一句,“自己的儿子自己养,没米吃自己想办法去”,皇帝特许秦渠的节度使之位可以世袭。 于是,秦氏一族走上了扩张的道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向北,向西,向南三面扩张,管辖范围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一个自带战斗血液的国家逐渐形成,虽然名义上服从周王室的管理,但俨然形成了一个新兴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