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分享两本书-第一季第四期-活动预告

2016-07-14  本文已影响151人  DAN14

BOOK SHARE 每人分享两本书——第一季

茶语书乡 (虚空生物,喵星人,部分汪酱和蓝星残党)

书香虽众,芬芳不负有心人

本次中道文化研究中心的第四期拆书会,我们预计将向诸位呈现:

1. 经典回顾:《科学与人类行为》【美】B.F.斯金纳

华夏出版社

【分享者心路历程】

本书是心理学行为主义流派的大成之作,1955年出版,曾在长达5年的时间内位居全美畅销书书榜。作为一本学术性的理论著作,这是极为罕见的。对本书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按照行为主义观点,人类行为是外在刺激的产物,一切复杂的行为和人性构造,不过是条件反射的函数变量。

书籍首章就阐述了用科学方法研究“人”这一主体的重要性,并认为,不管是人的心理还是社会,都需要科学框架去探讨。所谓内在,是无法言说,无法被观察的,因此无需讨论它是否存在。

本书以非常详细的篇幅和逻辑,描述了人类行为的发生和过程。阐述了影响行为的各种因素,在行为主义心理学领域,是非常严格遵守以行为为研究对象,且阐述非常全面的论著。

而本书的后半部分,由人的行为因素衍生开去,提到社会控制的方法论和内在原理,这使得它在美国的公共事务,政府改革以及教育体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的方法在每一处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让我们用这些方法来研究人类事件。我们不必在科学发达的领域停滞不前,我们只需要把我们对人性的理解提高到相同的高度。......自然科学只有包含大量人性科学时才能取得进步,因为只有这样科学的结果才能广为应用。”

[美]B.F.斯金纳.《科学与人类行为》.谭力海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P5

2. 名家随笔:《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 【中】刘慈欣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分享者心路历程】

对于任何一名向往星辰大海的有志青年来说,刘慈欣这个稀有的物种已然不必多言。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作为蒙古利亚人当中难能可贵的雨果奖获得者,大刘先进的科幻创作指导思想,却是一个令万千幻迷欲罢不能,但又求知乏术的未解之谜。

这本作为“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之一,由姚海军总编倾力推出的“刘慈欣科幻评论随笔集”,终于面向《地球OL》的全体玩家,揭示了那个外星生物,“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拉到世界高度”背后的秘密。

对于那些没有时间进行科幻创作的芸芸众生,本书能够为他们带来什么乐趣呢?

要知道,为了中国科幻的基业,大刘甚至荒废了自己创作朦胧诗的天赋:

“我面对这黑色的艺术家和荆棘丛生的波浪

我看到,刺眼的心灵在午睡,程序代码在猛击着操场

在这橄榄绿的操场中,没有货车,只有蝴蝶

我想吸毒,我想软弱地变黄

我面对着光灿灿的冬雪和双曲线形的霞光

我看到,青色的乳房在飘荡,肥皂在聆听着海象......”

[中]刘慈欣.《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P18

世俗起来惊天动地→_→

作为一名擅长“谈笑风生”的异域个体,大刘竟也“暗藏”着一颗显而易见的“童心”:

“早在两年前我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时,一位朋友就劝我在单位时把写作活动保持在地下状态,他说:‘在这样的基层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失误和错误都可以被容忍,但幼稚是不可容忍的。你要千万避免给人一种幼稚的感觉,否则你的前途就完了。’”

[中]刘慈欣.《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P48

我确定不是在逗你←_←

3. 当代热销:《设计中的设计》 【日】原研哉

山东人民出版社

【分享者心路历程】

对著书立说的设计师以及长篇小说的作者,我都心存敬意。多年前读《设计中的设计》,那时抱着所谓“学习”的态度,希望从书中找到一些可供参考的设计案例和方法,读完后略有点“不过尔尔”的感觉。

几年来,我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角度和方式,找寻自己的“赤子之心”。这次重读,如与老友交谈,他缓缓地讲,我静静地听。“设计,即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日本设计师的认知和表达如水似幻也许更适合非设计行业的人群,或者上点年纪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

浏览了一下豆瓣上的书评:吐槽最多的是设计专业毕业的年轻人,点赞最多的是刚刚接触设计的学生和具有“资”属性的城市人群。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子,若能在学习专业前接触这本书,也许是一种幸运。本书和原研哉这几年受到热捧,甚至包括MUJI的商业推动,我认为并不是一件坏的事情。

人人都有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权利。国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个人工作室、独立设计师、各种寻找美好的小店......社会正在从野蛮生长的青春期进入相对成熟的青年期,虽然这个时间很长,野蛮和反复很多很多。

更多的美好,将来自于设计,来自于对用心、对非物质财产的尊重与认同。

“科技、经济快步向前,人们却来不及形成新的审美意识。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与其裹挟其中,一同向前,倒不如停下来,侧耳聆听这个时代的哀声。......也许未来就在眼前,但当我们转身,一样会看见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源。”

[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朱锷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P15

除此以外,我们还准备了其他风格的作品。它们将在后续的拆书会中登场。统计如下:

有备而来,可以让思想的交流更为精彩

第四期拆书会的活动时间为七月十五日晚十九点三十分

特请有意参加拆书会的朋友,准备两本可以在未来的拆书会中分享的佳作。

地点:成都市武侯区长华路万科汇智中心,花雨满天·生活汇

(与一楼服务人员联系,或直接上三楼即可)

愿我们能够帮助每一位在书乡中相遇的人

四川中道文化研究中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