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一样_第三十九章_昔之得一者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fèi,“发”通“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谷gǔ)。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致数(shuò)舆(yù)无舆。
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修订]
※“非乎?”容易把人带沟里去。参照其它诸本,改为“非也。”,修订如下※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也。故致数舆无舆。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推敲]
1.昔:往昔。
2.得一:指认识到万物一体,并消除私心,融入这个唯一的整体。即从“小我”到“大我”,可以说是“德”的最高境界。为了便于叙述,把这个整体,称之为“一”。
3.神:作名词用,“神”似乎可以指运行于宇宙之间的,天地这一级的程序。“鬼”的意思差不多,级别低一点。但这个词过于现代。同时,已经确定老子口中的“神”、“鬼”,都并非迷信中的“神”、“鬼”。这就够了,不想深究。留点余地,适可而止。
“子不语怪力乱神”,生活中无法验证的,一概不说。说了,容易惑乱人心。圣人们这种务实的态度,或许,也是先秦“百家争鸣”的原因之一。继续沿用“神”这个字。
4.灵:灵活运转。
5.贞:占卜问天。把天意当作自己的行动指南。
6.致:到达,实现。
7.发:发散,散开。
8.歇:停歇。
9.蹶:跌倒休克。引申为倒台。
10.穀:粮食作物的总称。
11.邪: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12.数:数落,苛责。
13.舆: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
14.琭:指玉有光泽的样子。
15.珞:本义形容石头坚硬。
[意译]
往昔,融入“一”的,天融入“一”而清虚,地融入“一”而安宁,神融入“一”而灵活运转,川谷融入“一”而充盈,万物融入“一”而生成,侯王融入“一”,成为天下的指南。这些,都是因为融入“一”。
天脱离“一”,无法保持清虚,恐怕会崩裂,地脱离“一”,无法保持安宁,恐怕会散开,“神”脱离“一”,无法保持灵活运转,恐怕会停歇。川谷脱离“一”,无法保持充盈,恐怕会枯竭。万物脱离“一”,无法保持生长,恐怕会灭绝。侯王脱离“一”,无法保持高贵,恐怕会倒台。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低为基础。
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穀”。
这不就是以贱为本吗?难道不是吗?(斩钉截铁地)不是。所以才会导致因为苛责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而失去民心。
所以,不要去在意什么是亮闪闪的美玉,什么是硬邦邦的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