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聊天无聊?那就来当县长吧!
无聊玩手机,玩过更无聊。这句话在2009年前换成电脑也无不妥。
今天我就来说说上篇提到的,为什么社交网络正变得越来越无聊?随后我会针对如何排解这种无聊提出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事先说好,不认同社交网络无聊的同学,可以略过此文。我个人比较认同的观点是:无聊是人类的心理常态,而排解这种无聊就是一种较持续的需求。本文以后的讨论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上的。
无聊这件事,是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排解的,我们熟知的有:社交、文化、娱乐、体育等,这里面我们会发现,除了社交以外,似乎都是比较有效的排解方式。文化上,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可以看看小说、电影、电视剧,听听音乐,甚至写一首主旨为“我好无聊”的小诗也会收获不错的满足感;娱乐上,网络游戏玩起来便会专心致志,不为外物所动,通关以后会获得舒畅的感觉,如果时间不长,也可以上网玩一局德州扑克,享受抓到一手好牌的快感;体育上,碰上没有雾霾和大风的天气,就没有比流汗更舒服的事了。我还有熟人因为无聊所以去创业,可见排解无聊的方法有多种花样。
这么一对比,社交就被落下了一大截,其实,与其说通过社交来排解无聊,不如说社交是其他渠道锦上添花的一环。不管我们为排解无聊做了多么小的努力,我们都想让别人知道,因为我们脑海中,我没有别人更无聊,就是可以炫耀的资本。而社交在排解无聊这件事上的地位低到何种程度呢,我想在线找人聊天的时候都要先小心翼翼地询问对方“忙不?”,如果对方说在干嘛干嘛(唱歌旅行写作玩游戏OOXX),我一定不敢耽误对方的时间,因为对方在好好地为排解无聊做努力呢。
Social Network,Society是社会的意思,所以它的形容词Social常被一些慵懒的翻译者翻译成“社会化(的)”,但是什么是“社会化(的)”在我们头脑中并没有清晰的定位,而“社交”一词更贴切,我们通过社交网络寻求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自然人的沟通的需求、交流的需求,还是一个社会人的渴望被倾听、渴望被认同、渴望了解身边的人、渴望摆脱孤独的需求,说白了,就是渴望融入到一个群体里的需求。
社交专家可以高屋建瓴地评价社交是一张网,而我更倾向于社交是一个圈这种观点。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他真实渴望融入的圈子,是清晰可感,且是有限的,这跟他的个人经历、社会角色、所处环境有关。
所以,整理上面所说的,社交排解无聊的过程就是个体融入群体的过程。再进一步,社交网络应用的使命就是帮助它的用户更方便地找到适合TA的群体,并且规划出一条清晰的可操作的流程来融入这个群体。
于是,社交网络深谙此道,便把社交应用做得越来越无聊了。
解释了这么久,这不刚解释到社交网络是如何排解无聊的吗,怎么反而成了社交网络无聊的原因了呢?
是啊,市面上千百款社交应用都是为了帮助用户融入各类的关系群组诸如熟人、兴趣、职场、学校等,但是成功的只是凤毛麟角,恰恰是熟人关系划分是最容易成功的,如FB、微信朋友圈、QQ空间。最初通过学校来划分的,先不说不温不火的大学BBS,就连早些年火热的人人网,如今也颓势尽显,换个角度思考,当年的人人网不还是通过熟人关系划分的吗?当熟人关系转移(到微博、朋友圈)以后,我想对于它来说,“釜底抽薪”这个词再恰当不过了。职场校园双属性的“乌鸦”,原来打出的slogan“上班黑同事,下课黑同学”也改成了只针对校园的“附近的同学”,然而仍然收场不佳。兴趣划分的豆瓣受到很多的人的赞赏,其实不仅仅源于它的兴趣划分,而是源于豆瓣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了很多优质的用户和优质的内容。
创始人往往idea甫出,就立即付诸实践,为了将用户更加细分,寻找更有趣的联系(如ACG、吐槽帝)从而新建群组而忙的不亦乐乎,却对不够吸引人的内容和凌乱的关系视而不见。是社交的无聊导致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社交应用呢,还是越来越密集的应用和垃圾无味的内容让用户觉得社交应用越来越无聊呢?这就跟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因为它们本身已经形成某种恶性循环了。
我比较认同六间房老板关于“关系重于内容”的看法,但是绝不能把这句话片面地理解为:“只重关系,不重内容”。
所以,总结一下对于现在社交网络应用乱相的看法:
1、只重关系群组,不重个人价值,这对用户渴望自身价值被彰显被认同的需求是毁灭性的的打击,个人价值是通过内容呈现的,但是某些应用过于执着于同城同事同学同乡同好这些看上去很稳定的关系,同志这块例外,因为它是一直被压抑的需求;
2、试图构建不成熟的、松散的关系群组,从而造成焦点分散,UGC无力,比如现在新兴的某些主打“逗比”元素的应用,殊不知“逗比”也是专家达人的艺术,就跟郭德纲说的,人人都长一张嘴,但是不是人人都会说相声,因此其实对于培养中的松散群组,由专家达人构成的PGC来主导更为合适;
3、忽视文化差异,不假思索照搬照抄,此处无需说明;
4、自满于idea,不注重打造产品,鸡汤泛滥、声音嘈杂、设计粗糙、不明所以,在此对那些想凭小聪明快速从这个行业捞一笔的创始人说一句:社交的力量来源于真诚,所以别说你懂社交;
5、疯狂推广,后劲不足,前两天我看报道,老周说了句“好产品都不是发布会上说出来的”,我觉得像简书这样愿意花些时间来营造社区营造氛围培养用户的渐进路线是可取的,FB也是口口相传的,大家用了觉得不错自然会愿意推荐给身边的人,然而如果某款产品过度推广造成用户对其带有过高的期待的话,一旦达不到预期或者没有长远战略,那对这款产品一定不是好事,比如锤子手机(当然它不是社交产品啦);
6、试图同时降低位置沟通代价和心理沟通代价,如我上一篇文章所说,做陌生人社交的进入门槛比较低,获取用户的成本可接受,但是以匿名隐身的方式降低了心理沟通代价的同时,位置沟通代价是始终保持着的,所以这类应用多数用BBS的形式,即以广播的形式来试图降低位置沟通代价,在我看来收效平平,但是如果带有媒体属性(如我上上篇文章的分类分析),倒有可为,因为媒体的可信度高,这样一来心里沟通代价本来处于低位,此时降低位置沟通代价是有效的,这也能解释在某些垂直社区中,自然会存在几个大号,或者官方伪装的热情号在主导着,这些人通过积累和时间考验,是可信的。
以上六点,欢迎补充。
如此说来,社交网络大家都懂,无聊成为用户不断寻找有趣的社交应用/工具的原动力。所以无聊既是原因又是结果,这就回答了开头的问题,为什么社交应用越使用越无聊,那是因为无聊是你使用社交应用的原因,如果社交应用使你感到不无聊了,那么恰恰剥夺了社交应用存在的意义,也就否定了社交应用自身了。当然如果你使用社交应用/工具的原因是带有目的性的愿望比如交流、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性欲、食欲、发泄欲的话,那么可能会暂时忘记感到无聊了,它伴随着新问题,上述这些是可以持续的吗?如果不能持续的话,无聊早晚还会回来的。
最后说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真的没有办法同事降低地理位置沟通代价和心理沟通代价吗?刚才说了,某些带有媒体属性的社区论坛可以做到这一点,是通过广播降低位置沟通代价,用有趣或有用的内容来降低心理沟通代价,这也是被探索出来的走得不错的一条路。但是这样的社交不一定是个人对个人,比如微博和微信上一些不错的大号,不一定是某个人在运营的,多数是团队或者机构在运营。
人对人呢?
可不可以我发的一条信息只有特定的人能看到呢?我可不可以通过有价值的内容塑造自己真实可感的形象呢?我可不可以通过社交本身来获得娱乐性获得乐趣呢?这种娱乐性是来源于我的自身吗?我可以因此获得认同甚至某些机会吗?
当然是可以的。利用用户的无聊来做一些事,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在做了一些事以后,会不会让用户觉得没那么无聊。
原理是:这里是我家。
这里是我家,所以我是真实的、有话语权的、有表现力的、有活力的、易被认可的、善于发现的,环境对我来说是熟悉的、安全的、可掌控的、可新增的、固定的,邻居和访客对我来说是真实的、陌生或熟悉的、共处同一地理场景的、价值观相近的、弱攻击性的、与我当下处境和未来发展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的。
因为是我家,所以位置沟通成本很低,可以畅快地在线聊天,投机的还可以约出来喝杯茶;因为是我家,所以心理沟通成本不高,虽然人人都有点小心事,但是都关心家里发生了什么事,都热衷于电视遥控器(话语权)的争夺。
当县长让人觉得心理满足,争夺县长更使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可能就是地理社交的新思路吧?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