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探索与创新

认知科学在生活中的基础科学角色

2016-07-10  本文已影响155人  史东

      有朋友来访,交流的某些片段,总逃不开:“你最近在忙什么?又有哪些新的知识能跟大伙分享么?”

      这个时候,我会用一个非常抽象的词,去简单回答,“我最近发现了一个新的领域《认知科学》,最近可能非常长的一段时间,都会围绕这个科学去展开与深入……”

      这句话说完,那几个非常了解我的朋友,一般会说:“一个小时能讲多少?聊聊吧!……”

      这是一个常见的朋友间的聊天过程,同样也是认知科学的基本运算公式之一。

认知结构基本公式

      上一篇文章,我们简单介绍了“认知的基本公式”:

      新的认知=f(已有认知结论 + 新的感知)

      认知=f(认知 + f(感觉))

      这是认知自身的本质原理,也就是说,在认知没有被更深层次剖析的情况下的原理。从人类学习的历史经验来看,这一定是要被突破的,关于学习的经验以及突破的点,我之前有过一个简单的PPT分享,有兴趣的话,可以移步看看《Ston读老书之:为学、为道》

      简单来说,要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组成结构进行分析,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研究对象。

      那么在认知过程中,会有哪些因素在相互作用?

      认知=f(抽象层次 + 工具 + 方法 + 时间)

      如果计算上认知迭代的因素,一个长期和宏大的认知,要分割成若干个子认知,并且有前后的逻辑结构:

      认知=背景知识 + f(抽象层次 + 工具 + 方法 + 时间)

      背景知识可以向前推导为“前一个已经完成的认知过程”,由于并不确定的结果,在物理学、哲学等知识的指导下,背景知识与认知的关系,最终落在了这样的关系上“已经经历的认知时间”。——人与人的千差万别,就是用相同的时间,认知了不同的内容。——接下来,我们更新上面的公式:

      认知=f’ + f(抽象层次 + 工具 + 方法 + 时间)X 技巧 X f’正确概率

      抽象层次:代表了这一个认知结果中,新的认知目标:通俗来说就是“新的知识点”,更通俗来说,就是“新名词”。新的认知目标,其抽象的层次越高,难度越大,不确定性越大,f’的正确概率越低。为了帮助大家确定这个“抽象层次”的具体含义,我用这个最基本的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因为教育背景的原因,很多人并不接触“抽象”这个词,那么你可以通过上面的列表,加上“抽象”的反义词“具象”,就能很容易理解这里的“抽象层次”的含义了。

     工具:上面的“抽象层次”代表了认知的目标特征,基于对各种“认知目标”的特征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不同的“认知目标”,在认知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方式区别。譬如说,有些情况下,表达某个事物,用图片比语言描述来得容易;与之不同的是,表达人的内心活动,用文字语言比用图片描述来得容易。这种不同的方式差异,最终的表现就是工具差异。

      方法:工具加上方法,就构成了方式,通常情况下,是一组工具与方法的组合,例如:使用PPT展示图片,并使用文字语言描述,再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演示。

      时间:这是一个人类不能回避的参数。在这里的意义是,由于人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时间是左右认知结果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说,让你读懂一篇1万字的英文新闻,如果时间不限的话,基本上就是无难度的,如果缩短到2分钟的话,难度就不低了,如果缩短到1分钟,难度就更大了,缩短到30秒的话,你必须对这个文章所讲述内容非常了解才行。

      技巧:“工具与方法的组合”,在非常多的情况下,会被称为技巧,在认知科学的框架下“工具与方法的组合”只是技巧的一个方面,完整的技巧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尽量减少资源利用并达到相同结果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知道如何简单做成某件事情,只能称为“工具与方法的组合”,而能够在应用场景中,选择或者创造出合适的“工具与方法”才能称为技巧。要拴住一头牛,是牵牛鼻子的资源占用小,还是牵牛角的资源占用小?那是在合适的资源情况下的选择。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你徒手穿过牛鼻子的风险,不一定就是合适的“技巧”。

      “技巧”,还可以用来评价一件事情,因为“技巧”一定是来源于“应用场景”的匹配,一定是充分的“实践”基础之上的“思维总结”,你会发现这些“技巧”深厚的人,会越来越“低调、谦虚”,“世界上很难出现两片一摸一样的树叶,也很难出现两个一摸一样的应用场景”,所以对于技巧的一句谚语:“懂的人,一看就懂,不懂的人,说了也白说”,相关的讨论可以看看《史东读老书:道德经第二章的小解读》

认知科学在营销上的应用讨论

案例一、Windows太神秘了,把Microsoft害苦了

      我的儿子是个00后,典型的第一个电脑游戏是在Ipad的一代人,前不久和小伙伴们约定要玩一个“PC端射击对抗游戏”,把我的Thinkpad给讨走了。我是一个基本上不玩电脑游戏的人,所以基本上都用“ThinkPad的小红点”。只有从储藏室里翻出多年不用的鼠标给儿子用。

      今天晚上,儿子问我,“Microsoft”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

      我不禁大吃一惊“你怎么会问这个问题?”

      “你给我用的鼠标上有这个单词”

      “Microsoft是个软件公司,你很小的时候就用我的笔记本电脑玩过Flash游戏,你居然不知道?”

      “的确在很多地方看到过,但是这是个什么公司呢?”

     我翻了一下儿子在笔记本电脑上的程序列表,哦,QQ、……

      突然发现,的确,微软公司的Windows在启动过程中,给客户的认知体验太抽象了,那个Windows的标志越来越抽象,并且多次变化,反倒是让不在这个领域的人根本无法完成对这个企业的认知。

反过来看,苹果公司却采用了极为具体的形象方案:

      第一,实物具象而不是语言抽象:他们的设备启动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一个苹果,不论怎么变化,他的图标都可以被识别为“苹果”,而不是英语“Apple”,这就显然让儿童建立品牌联系要容易得多。

      第二,公司品牌融入产品品牌:对于公司的认知与产品的品牌认知完全融合,而不需要专门去解释:Windows是一个操作系统,由Microsoft公司开发。他们的很多设备与公司品牌融合:苹果手机即“开机时候有个苹果标志的手机”,而微软手机,却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手机,他可能代表Nokia——某个时候微软收购了诺基亚手机业务——,也可能是HTC的运行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的手机。

      第三,公司的宣传渠道没有脱离大众媒体:我们经常在普通的大众媒体上,看到苹果公司展示产品功能的广告。并且展现的方式有具体的应用场景,每一个广告就像是一个用过手机的朋友在“分享经验”,这是一种认知难度相当低的“技巧”。

      第四,产品的差异超过了企业的形象稳定:由于绝大多数的人,对Microsoft这个公司的了解,远远低于对Windows的某个版本的了解。而Microsoft的产品在每次升级的时候,却非常强调“很大差异”,从界面到功能。尤其是在WindosXP之后,Vista、Win7、Win10几乎每次都“大变脸”,对于我们了解操作系统底层结构而不在乎操作系统界面的人来说,这些变化“没有多大差异”,而对于每天用鼠标通过界面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的人来说,每一次变化都有换了一个供应商的感觉。这大大影响了新的Windows软件的普及速度。

      其他,我们就不再继续对比了。比如我上面提到的QQ软件,他也用了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推广,因为他自身自成媒体渠道,所以上面的某些分析需要略微调整一下分析角度。不过由于已经分析了苹果的案例,再换其他案例,都很难达到那么显著的区分了。

案例二、淘宝欠剁手党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这个事情应该是两年多前,有个Itpub的著名网友,在论坛上聊了一个话题,“马老板想把淘宝的数据潜力开发出来,但,一定不是把销售明细数据卖掉……”——那就是一定要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去产生商业价值。

      对于数据本身而言,由于数学是高度抽象的学科,所以数字本身并不代表某个具体的结论,它的主要作用是计量和描述现实。只有将数字与应用场景发生关联,它的扩展价值才会逐渐显示出来。

      而淘宝的数据在形式上是一个从:搜索、下单、付款、物流、评价的一个闭环,最简单的应用就是用统计的方法,直接统计“不良率”以反映“交易信用”。如何向两段在做延伸,如何更加深度滴进行商业化,就不是靠“比例反馈”能够解决的。

      从最近的淘宝发布的Buy+购物体验来看,淘宝没有把认知的分析方式放入近阶段的战略,不过两年前的那次聊天,我没能在非常简短的时间里,把认知分析在销售上的应用向一名资深数据库程序员讲明白。

      在传统的“大卖场”购物环境中,卖场的氛围是产品、品牌的形象展示,人们通过走进商场去感受、挑选产品。

      进入网店时代以后,很多人认为,网店的存在,就是利用“流通成本”和“门店租金”成本,击败传统商业。但是,除了成本以外,网店似乎没有什么“可取之长”。反而会被“假货”等负面因素影响,并且因为“野蛮竞争”,导致渠道失控。这就是没有最终剖析出“互联网”营销与传统商场营销区别而形成的观点。

      在传统商场的环境下,企业的品牌、产品的设计、工艺的改良、材质的区别……是通过门店、通过营业员,进行传播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在“认知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认知工具”、“认知资源”的形式,同样由于“认知工具”、“认知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方法”是强关联的,也就是说“进超市销售和自建形象店销售”,由于“超市和形象店”资源的不同,与之配套的“销售方法”就会产生区分。

      而进入“互联网销售”之后,没有了“超市、形象店”资源,还用传统的“超市、形象店”方法的话,就不对了。

      “互联网销售”的环境下,企业的品牌、产品的设计、工业的改良、材质的区别……是否需要向目标客户进行传播呢?当然需要!但是,失去了传统的“超市、形象店”这个渠道以后,“互联网销售”的渠道在哪里?在“网站”么?错了。

      “互联网销售”的认知渠道并不是“网络”,而是人们生活的空间。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生活中,一切可以被感觉到的地方,都是“互联网销售”的信息传递通道。这个资源极为庞大和多样,与传统的“超市、形象店”相比,具有“广阔、开放”等优势。同样也具有“过于庞大、效果不确定”等等特征。

      对于两种不同的渠道,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改变使用方法”,对于“超市、品牌店”这种有限少量资源的占用,企业能够承担这些渠道的有限成本,那么这些资源就能够承担“高级抽象”的认知传递作用,因为他有专门的空间、专门的销售人员、花大量的时间来解释哪些“看不懂、看不到”的背后知识。

      而“互联网销售”的背景下,不存在像“品牌展示、专业销售人员”等资源,还用传统的方式传递“高 级抽象”的内容的话,就会出现问题。必须要对所需要传递的内容进行“抽象降级”,并且充分利用“认知机会”,使这种“低级抽象”产生足够的自我宣传。

      就像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操作”对就是“操作”,居然是初中以上的教育机构中,必须开设的一堂课。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非常“抽象的品牌宣传”,都有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这种认知传递过程由于“抽象层级高”需要的成本是非常大的。

      而,20年后的今天,一种新的“计算机操作”只要“看起来就不想用”,就会被淘汰,所以APP的图标设计都是深思熟虑的。界面上的按钮摆放都是要结合人的手指运动方式进行改良。

      在这种“到处都可以、无限空间”的传播媒介,如何从这些看起来“无差别”的“处处”中,挑选出效果更佳的“处处”,就会出现类似的资源却效果完全不同。这正是“从资源经济向智慧经济”转移的核心形式。

回到本节的主题,那么这个“淘宝欠剁手党非常重要的功能”是什么呢?

      最近一年,手机淘宝App的主页已经有了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每个人的淘宝主页,都有大量的“定制”内容。而这个定制内容往往是根据“主人最常买、主人搜索过”的内容组织的。

      利用认知的基本公式我们发现:新的认知=f(已有认知结论 + 新的感知)

      这些内容,其实是“已有的认知结论”,对于一个“认知个体”:人,来说,这些“已有的认知结论”,在经济购买领域,绝大多数是“被终结了”!要么是被“抛弃的需求”,要么就是“被满足的需求”。

      最可恨的是:如果我买了一件衬衫,不太满意,过两天你淘宝再给我推荐一个更好、更便宜的,除了能带来痛苦的“人艰不拆”,还能干嘛?如果各位去翻翻评价,那种在促销钱下手的顾客,会非常“不满意”。

      而在认知公式中,“新的感知”是人类最宝贵的内容,是从本能的好奇心开始到经济的“更优选择法”,都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所以作为网上的一个最大的商场:“淘宝”来说,不能方便地为用户获取这种信息,就是欠缺的功能。

      对于认知来说,这种帮助,是有路径的,这个路径就是:感觉器官的运作方式,例如:视觉、听觉。

      详细的,完整的路径描述我就不写了。我们来简单举个例子来结束。

      视觉发现:很多时候,想买的东西,对于不知道这个东西的人,是“不存在的”、“叫不出名字的”,就像如果我没见过、不知道电冰箱,能不能让我在淘宝中找出电冰箱呢?

      场景可能是这样的,我的这个需求绝大多数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开了眼界”地从“高大上”的朋友那里看来的。就像电冰箱,可能是我去有钱的上海二哥家做客,吃到了从里面拿出的“冰镇西瓜”,瞬间“价值观爆发了”,这夏天吃冰镇西瓜“是最幸福的”。

      最简单的方法是,能有个“业务员”给我讲讲,上面的场景中,最可能的业务员就是上海二哥。如果这个可能的“业务员”,那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淘宝的“拍立淘”拍张照片搜一下。(拍立淘的正确率还是有限的,准确率不高)如果场景不可以拍?那就麻烦了?

      这个能够弥补麻烦的工具就是“基于需求的搜索”,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品牌和功能”都是一些“有一定抽象”的知识,但是“需求”却是发源于客户的“认知”。

现在的淘宝的“描述需求的自然语言搜索”,体验还是非常一般。

      这种发源于客户的认知,需要什么样的支撑呢?

      在今后的文章中,我们会再详细讨论与此相关的“认知场景”的问题。今天我用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讲解。

      某一个城市,突然下雨,通过定位,可以测算出某一个片区的人数,此刻需要出门的人,会查询什么?雨中出门的需求呀!但是现在的搜索平台,要么是卖雨衣雨伞、要么是打车约车,这都是机遇客户对已知产品都知道的情况。但是,如果你是一种新的避雨模式,比如说“代办跑腿、远程虚拟会客厅……”在同样能够解决“躲开这场雨”的深度需求的模式下,就不能被“潜在客户”意识到。

      对于上面的模式剖析,可以看出,至少需要地图、聊天(社交)、供应商功能的需求描述的平台,地图用于分析出天气场景,聊天(社交软件)用于采集需求,供应商的需求场景描述用于标定合适的应用场景。而且“聊天(社交平台)”还要假装成个人助理,以便于捕捉应用场景的必须参数。

从这个对话来看,今天的微软小冰,完全不能说是“私人助理”,哎,微软呀!光吹牛是不行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