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3
从公立走向国际 自编《中华文学史》
我本人特别喜欢中国古典文化,诗经汉赋、唐诗宋词都是中华文库最璀璨的明珠,读起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其中蕴含了多少对人生、对真善美的思考与追求。只要教授方法得当,没有孩子能拒绝诗歌的魅力、文化的熏陶。我觉得好的东西从来无关考试,中文的学习不等同于学校课本的复习和预习,学习语言不能仅靠教科书,教科书只能教最基础的内容,更多的关于中文的学习应该而且必须从大量经典阅读中获得。
因此,在开始带着孩子进行中文学习的时候,我有一个总的思路,首先就是读经典。孩子时间有限,不能什么书都读,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定要读经典中的经典,这样效率才会提高。孩子一开始认字有限,我就给她读一些特别简单的小唐诗、小故事;随着她阅读量的增加,理解力的提高,我会逐步给她增加一些有难度的经典文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先秦的诗经、诸子百家到汉代辞赋、唐诗宋词,我都会挑最精华的部分让孩子每天朗读。
据研究表明,0-6岁是孩子良好习惯(包括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6-12岁,是孩子阅读能力(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长期发展的黄金期。让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开发90%,甚至更多,但是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
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每天要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是喜欢就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读的时候最好有30分钟是朗读,朗读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通过朗读可以克服默读时一目十行,领会不深的缺点。自女儿一年级起,我每天晚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她大声朗读30分钟中文故事书。
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一篇散文叫《伤仲永》,大家都知道的,他讲述了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不让他学习,天天带着他到处显摆,而最终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从这篇文中就可以看出,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
我最近还看到一篇《脑神经科学表明:孩子不爱阅读的真相原来是这样》的文章,讲述了通过对脑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虽然人人都知道阅读对学业很重要、对成长很重要,但现实生活中真的喜欢阅读的人仍然是少数,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并非为阅读而生,把原生态大脑改造成阅读脑需要长达十余年、循序渐进的努力才能完成。
没有大脑生理结构的改变,一个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阅读者。通过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观察被试者的大脑激活反应,科学家发现阅读脑比文盲脑的胼胝体后部更厚,胼胝体连接左右大脑半球,它的增厚使两个脑半球的信息交换更多、更快、更有效。不仅仅文盲与阅读者的脑结构不同,在对文字刺激的反应和处理过程方面,正在学习阅读的儿童的大脑与成熟阅读者的大脑也大不相同。
阅读是一件需要视觉、语言、注意力、记忆力、感觉脑、甚至运动等各脑区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完成的脑力活动。但最开始,这种合作是不存在的。想象有一个大仓库,十个工人没有明确的分工,进货时,十个人一起上去卸货、入库,出货时,十个人又一涌而上去取货、出库;闲的时候都闲着,忙的时候常常是都挤着在出货,进货却没人管了,因为你也进我也出的,最后帐上一团乱麻。这就是阅读初期大脑神经的状态。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初学阅读的大脑中,兴奋点分散且不太有规律,左右脑平衡激活,好像十个仓库工人都认为这是自己的活儿来了,在整仓库地跑来跑去。当大脑被改造成优秀阅读脑时,仓库就像是经过了一番管理和整顿,十个人有人负责进货,有人负责出货,有人负责理货,有人负责记帐……,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吞吐能力大大提高,失误大大减少。然而,这种“仓库管理改造工程”相当不容易,即便是在良好的教育加个人努力的情况下,这项工程也要耗时近十年。也就是说,整个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校、家庭、孩子通力合作,才刚刚勉强能完成这项巨大的大脑改造工程,一方不力,都会造成工期延误。
所以说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不能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小学课本的单一性和肤浅性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大脑成长的需求。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孩子本已经全天在学校跟着老师听课、做题,晚上还要完成大量的作业,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如同大海捞针,实在得不偿失。
在陪读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市面上的成品书,没有一本是满足我和孩子的需要的。每本书都有可取之处,但是每本书也都有缺憾。晚上带领孩子读书的时候,经常是半个小时之内就得翻出4、5本书,非常的耽误时间和不方便。情急之下,自力更生,到了孩子四年级的时候,我综合手中所有的资料给她汇编了一套《中华文学史》。我按照历史年代的顺序,依次按照我的理解汇编了从先秦到唐宋的精华篇章,并详细讲解了这些精华文章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故事。
龙应台曾经说过,人文是什么?非常粗略的分法就是“文”、“史”、“哲”三个大方向。文学,使你看见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历史,使人的眼界升级;哲学,让人学会发问,使我们能够借着星光的照亮,摸索着走出迷宫。比如说学诗经的时候,我会把先秦的那段历史先给女儿大致地讲一遍,让她明白在当时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才产生了那种特定的艺术形式。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的典型文学形式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叫法。在读的同时,给孩子讲讲这些传世佳作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比如李白的诗那么有名,但是细品之下,李白不同人生阶段写的诗读起来的滋味是不一样的,最好在读诗的过程中把李白所生的那个时代,他个人的生活经历给孩子讲一讲,这样诗和人都生动了,都有活力了,孩子才喜欢学,才能坚持下去。
读书本身是一种享受,不是一件苦差事,我们需要注意培养的是孩子对书的兴趣,不是把每天的读书时间当做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要成为迫不及待要去进行的冒险。人生本就是一种冒险,不是吗?所以我在让女儿读诗经学唐诗的时候,会给她同步讲一些同时期的历史小故事和人物小故事。特别是中国很多名家,比如李白、杜甫,比如王维、袁牧,少年得志、名满天下的背后,其实都是非常跌宕起伏的悲喜人生,善始善终者少,郁郁不得志者多。通过听故事、品诗词,孩子不仅能体会出诗歌之魅力,也能品味出人生之艰难。
我给女儿买了好几个书架的书,每天晚上6点半的时候,我都让她自己去书架前选书,选出自己最爱看的那本朗读半个小时。因为是自己选的故事书,所以她读起来津津有味。半个小时之后,我就按照我汇编的这套《中华文学史》给她讲30分钟的中国古典文学。每篇诗歌或文章我都先给她简单讲讲,不需要抠每个字眼,大面上理解就可以了,关键是能体会出其中的优美与韵律。每天晚上听我讲《中华文学史》成了孩子和我最快乐的时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需要太过勉强,最重要是能沉醉其中,乐而忘返。
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她的背景音乐就是音色优美的中国经典诗歌和散文,如《精选诗经20篇》、《古诗百篇》、《出师表》、《岳阳楼记》、《师说》、《桃花源记》、《滕王阁序》等等。虽然嘟嘟年龄不大,但是能够对中国经典篇章有一个宏观的基本了解。很多内容可能到了初中或高中的时候才会涉及,但是如果孩子自小熟读的话,会非常有助于她之后的成长。特别是文言文,对孩子来讲文言文跟英语的感觉差不多,只要能读出听出语感,其他的就好办了。
如果小学的时候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中去的话,自然就没有时间大量读书。其实小学阶段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取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有可能快速下降,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而有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们却是后劲十足、后发制人。高中这种情况会更为严重。进入社会后,当需要工作能力而并非成绩单来评定一个人的发展时,这种分化将会更加明显。
我小时候就是疯狂地喜欢读书,读一切可以读到的书。我觉得我这一生所有的做的正确的选择都是拜读书所赐。很多人问我,你怎么能总结出来这些学习方法的,你的脑子里一开始就有吗?我一开始是没有,但是我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我可以在短时间内搜集各种有用的信息,搞明白一件以前从没有干过的事情。这就是阅读给予的学习能力。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考试,而是学会怎样利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事情。这一点也是我反复跟我女儿强调的,我们所有学习的知识最后都要转化为这种能力,如果未能转化,那一定是中间出了问题。我们孩子在英语听说读都过关了之后,我在她上四年级的时候就给她请了一对一的外教,专门上美国同步的科学和历史课,这是美国学校最让中国孩子头疼的课程,整整上了2年,结果她到了美国后,这2门课都是她的最爱,虽然上起来也不轻松,但是比起没有接触过的孩子来讲是容易多了。很多妈妈问我,怎么能有远见提前补充这些知识的?没有别的,这就是长期阅读培养的学习能力,走一步看三步。
所以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从容一些,不要过于追求分数的高低,当然学校的考试也不是没有用的,只要阅读量上去了,孩子的学校考试一般来讲是没有问题的。我家孩子在家里从未复习和预习过学校的课本,但是在学校的语文成绩也不差,至少能保持在92分左右的水平。因为文学修养上去了,阅读理解那部分就不是很容易丢分,当然孩子也考不了满分,毕竟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去刷的,但是我觉得只要语文考试能够保证90分以上就行了,分数不必要太计较,学到真正的知识和修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