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潇洒姐写作100天|DAY17当我独处时,我在想什么?
主题一:当我独处时,我在想什么?
左:(逻辑理性的提纲骨架)
普通的家庭聚餐,我看到了什么?
孩子的表现和归因
父母的情感缺失
原生家庭影响不要重复上演
人和人的生活方式究竟可以有多大的差别
穷养和富养的影响和利弊
右:(感性的血肉与灵魂)
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终于能清净一点了,耳边却还充斥着各种吵闹声:电视机的声音,孩子们吵闹的声音,大人争论的声音,斥责孩子的声音
空气里弥漫的都是浮躁和抱怨
负能量很快包围了我,想逃离,尽快逃离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出现了偏差,一定是原件出问题了。
每个儿童在幼儿时期都是天使,他们纯真美好,充满无限可能
儿童的本性都不坏,各种标签都是大人强加的。每一个不寻常举动的背后都是很多个不被关注很多个被误解的积累
孩子需要无条件的爱
做家长的更需要持续学习
曾经原生态家庭带给我们的伤害,不要再重复出现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
主题二:我最喜爱的一种食物?
左:
童年记忆中邻居来我家摊豆丝的场景
豆丝的做法和吃法
小时候人心都是淳朴的
长大后人心都是关在门后的
右:
童年记忆中,每年冬天来临之际,家家都要摊豆丝,几大家族合在一起分工合作,小孩子最乐意的事就是帮忙晒豆丝
将黄豆和大米磨成浆,用平底锅涂油加热摊入豆米浆,再用刮板将浆液刮平,盖上锅盖加热成面皮,轻轻揭起,放在门口的竹床上摊好,再卷起切丝晒干。一袋干豆丝可以吃上好久。
新鲜出炉的乱豆丝最适合炒着吃,加点五花肉加点大白菜,那香味闻着都可以流口水
晒干的豆丝适合煮着吃,不管炒还是煮,小时候总也吃不厌,每回都吃得肚子圆鼓鼓
那时的人们都很淳朴,不太计较得失,那时的村里人都不用关门,小孩子都是可以互相串门的
那时的日子穷,农活累,但是人踏实,忙完一天能吃下三大婉饭,睡觉时倒头就睡,不知失眠为何物
经济条件好了,房子住更高了,门关的更严实了,左右邻居几乎都不认识的
贫穷年代,人们的需求更多是满足温饱,还处在生存需求阶段
现在人们基本过上小康生活,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到底是人类的进步还是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