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英伦岁月
来英国的初衷之一当然是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但在最初的一个月,由于学校同事们的语速过快、口音难懂等原因,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比较被动,也对自己的英语能力产生了怀疑。但后来慢慢打开心扉,放下面子,勇敢地走出舒适区,终于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在这里,我是外国人,英语不是我的母语,说英语出错并没什么大不了。这一年来最大的体会就是,一定要脸皮厚,主动找人聊天,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尽量多地认识新朋友,多多与人交流,去接纳和吸收外界的美,才能丰富自己的内心和眼界。
比如,有一天下午在staffroom里,我碰到foundation stage的助教前来塑封东西,我就上前去观看,于是学会了必备技能——塑封(所有教室里的展板都用到很多),以前一直想问他们怎么操作,聊天中发现这个过程叫laminating,使用的机器叫laminator。不仅学到了新技能,还看她把从学校花园里捡来的树叶塑封,然后沿着树叶的形状剪下来,挂在教室,发现这个一个很好的想法,有一种把秋天留下来的感觉。
比如,也是和这位助教聊天时她告诉我10月31日有全校教师的training session,学生11月1日返校。我后来去问business manager我有没有必要参加这次培训,她确认以后说建议我参加,说能让我了解更多英国儿童保护政策。我又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如果不主动问,学校可能不会想到通知我参加这次培训。
比如,某天中午在staffroom吃饭,我问一位同事下周是否是期中假期,她告诉我下周虽然放假,但周二--周四10:00-14:00学校有万圣节club,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来学校参加。于是,我也去体验了一把万圣节的文化和氛围!
比如,某一天,我在过道里看到一位老师在拆走廊里的板报,我好奇地走过去观察和搭讪,问她是否可以帮忙。我一边拆,一边可以仔细观察这些板报的设计和张贴方式,尤其仔细研究了前任中文教师制作的Chinese板报。我把板报进行拍照,把中文板报上拆下来的东西拿塑料袋装好,征得学校同意后,我保留了这些材料,并用在了中文课堂上。
主动与人交流为我带来很多宝贵的信息,让我学到很多新事物。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多与人沟通,哪怕表达不够好也不要害怕,脸皮一定一定要厚。I have nothing to lose. I must make the most of my time here! 我来到这里就是学习、见识和观察的,每个细胞都要张开,每个触觉都要灵敏,抓住一切机会主动跟人聊天、交流,接收新事物、新理念、新方法。
我非常珍惜这一年的时光,如隐退山林一样,远离喧嚣的北京,远离原来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来到如此安静悠然的唐卡斯特小镇,从事一份独特而有意义的工作,有充足的时间看书、学习、积累、提升自己。在过去两年的繁忙工作中,我是多么期盼和渴望现在这样不慌不忙、安静悠闲的时光。
我把这一年作为“闭关修炼”的时期,尤其是在英国阴郁低沉的冬天,真正静下心来工作、读书、思考、探索,修炼内功,安静努力。在英国度过的这个冬天,大概是这些年来过得最舒心、自在、清净、无忧的一段时日。
也经常在想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所有选择有得必有失,我们不能太贪心。我只知道,如果我没有抓住这次机会,没有出国,我会后悔。如论如何,我能在这一年,如愿以偿地走出国门,经历一些以前从来不曾想过的事情,即便是一次冒险,也太值得了。
独在异国他乡,除了最初的一段时间外,我并不感到孤独。相反,我找到了一种以前不曾有过的持续的inner peace,这也正是我希望获得的。工作压力不大,还很有趣,这份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工作之余,我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在旅行途中的火车上,在候车厅,在温暖的冬日夜晚,让自己沉浸在别人的故事里,体会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当然,于我而言,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在于传播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以前觉得这样的说法太宏大和空泛,而当我真正开始这份“对外汉语志愿教师”的工作,我才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不同寻常和重要意义。能让英国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到中国的语言、文化,就能见到真正来自中国的老师,一起探索和学习关于中国的方方面面,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份工作。我不敢说学生的中文水平因为我的教授有了多大的提升,但我相信,这一年的中文课,会在他们心里留下一些印记,会让他们对中国这个遥远的国度产生一些亲近感。我希望,这些印记和亲近感,是他们心里的一点小小的火种,慢慢发展成中国的一种善意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