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中国之旅

2019-02-28  本文已影响55人  聆听栀子花开

       

《文化苦旅》——中国之旅

        余秋雨,浙江人。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二十世纪末,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文化苦旅》——中国之旅

      跟随他的脚步,踏上中国之旅,顺着他,从书斋文化、官场文化、互捧文化、互斥文化,走向平静而低调的生态文化。简单扫描一下中华文化的生存状态……

        中国这地方,东部是大海,西北部是沙漠,从西到西南,则是高原。光这么说还显得平常,因此,必须立即说明,大海是太平洋,沙漠不止一个,都很大,而高原则是世界屋脊。那就是说,这是一片被严严实实“封”住了的土地。

        在严严实实的封闭结构中,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

《文化苦旅》——中国之旅

      都江堰:这是一个不大的工程,但是把它放在全人类文明奇迹的第一线,也毫无愧色。

        世人皆知万里长城,其实细细想来,它比万里长城更激动人心。万里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展现了一个民族令人震惊的意志力。但是,万里长城的实际功能历来并不太大,而且早已废弛。都江堰则不同,有了它,早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中华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有了它,オ有历代贤臣良将的安顿和向往,オ有唐宋诗人出川入川的千古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故争时的中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

      它细细渗透,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万里长城短。或者说,它筑造了另一座万里长城。而一査履历,那座名声显赫的万里长城还是它的后辈。

       

《文化苦旅》——中国之旅

        作为一个藏书楼,天一阁的分量已经远远超过它的实际功能。它是一个象征,象征意义之大,不是几句话所能说得清楚的。

        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是靠文字。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成了书籍。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我们祖先再杰出的智慧、再动听的声音,也早已随风飘散,査无踪影。大而言之,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缆索,人群就失去了远近会聚的理由;小而言之,没有书籍,任何个体都很难超越庸常的五尺之躯,成为有视野、有见识、有智慧的人。

        中国最早发明了纸和印刷术。书,已经具备了一切制作条件的书,照理应该大量出版、大量收藏、大量传播。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它遇到了太多太多的生死冤家。

        例如,朝廷焚书。这是一些统治者为了实行思想专制而采取的野蛮手段。

        又如,战乱毁书。中国历史上战火频频,逃难的人要烧书,占领的人也要烧书。

        再如,水火吞书。古代运书多用船只,汉末和唐初都发生过大批书籍倾覆在黄河中的事情。

        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诞生于十六世纪初期。他搜集书籍,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名不可替代的藏书家。天一阁终于走到了近代,这座古老的藏书楼开始了新的历险。涵芬楼因天一阁藏书的润泽而享誉文化界,当代不少文化大家都在那里汲取过营养。但它最终又全部焚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炸弹之下。

        没有焚烧的,是天一阁本身。它,已经成为现代化良知的见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