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散文想法

不叫叔叔阿姨,就没法说话了吗?

2019-04-22  本文已影响18人  94c80cf3d82d

姑娘下楼,去院子里透风,突然,一个球滚到了她附近。

不远处,一个小孩看了看她,喊道:阿姨,把球踢过来。

阿姨?姑娘有点懵。

“我有那么老吗?!”她到家跟我说这件事时,仍然在怀疑人生。

她才14岁,当然跟“老”不沾边。

“那个小孩是不是跟你老弟差不多大?”我问。

“对对对。”

“哦,这么大的孩子对年龄没概念,看你个子跟大人一样高,就叫你阿姨了。”

当然,姑娘并不会把这当回事。

站在小孩的角度,该怎样称呼陌生人,真的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不叫叔叔阿姨,就没法说话了吗?

他们对陌生人的年龄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这已经是一道难题了,况且还存在对方接受度的问题,比如二十出头的姑娘有的能接受被小孩子叫阿姨,有的只接受被叫姐姐。叫姐姐还是阿姨,叔叔还是哥哥,对小孩子来说简直无所适从。当然,叫姐姐或哥哥可能保险点。可是碰到四五十岁的人呢?叫爷爷奶奶合适吗?

总之,原本出于礼貌的称呼很可能会变成一种冒犯,甚至给对方造成困扰。

问题是,现在很多小孩被教育得几乎到了不喊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就没法开口跟人说话的地步。

我女儿也一度这样,生怕不喊人会被认为不礼貌,可是该用什么称呼,有时她又十分困惑。

真的该做做减法了。

首先,对并不熟悉的人,完全没必要称呼。这些人是比你年长,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次,你应该明白,不称呼人≠不礼貌。相反,基于猜测对方年龄的称呼,倒是可能弄巧成拙。你只要客客气气跟对方说话,并不会因为没有称呼就被认为不礼貌。

我告诉女儿,没必要考虑称呼对方什么,可以“请”字开头,或者用“你好”打招呼,然后有事说事就行了。

我还很反感书中一些刻板的人物称谓。本该特别注意这点的童书,却是称呼乱用的重灾区,好像不叫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就没故事听似的。其中最恶俗的莫过于“太阳公公”了。

家里有几本介绍职业的童书,内容不错,但有一点让人不能忍,就是每种职业都要加上“叔叔”俩字,比如讲“消防员”,就一口一个“消防员叔叔”。打脸的是,有一页插图中有个女消防员。我强烈怀疑这个“叔叔”称谓是译者强加的,或者说是译者顺嘴秃噜的,就像一说警察就自动变成警察叔叔那样。

说真的,给孩子读书时,我的尴尬症都要犯了,遇到“叔叔”之类的称呼就自动屏蔽。消防员就是消防员,工人就是工人,科学家就是科学家,绝不说消防员叔叔,工人叔叔,科学家叔叔。

如果较真,加上称呼,就是给某一职业强加了性别预设,作为引领儿童发展的童书,这样做真的好吗?

而且,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跟别人“自来亲”。作为家长,我有我的考量。

小孩没有必要见谁都叔叔好,阿姨早,爷爷再见之类的。

我希望从小从一点一滴树立孩子的边界意识,尤其是跟家庭成员之外的人的边界意识。这跟礼貌无关,跟安全和健康成长息息相关。

有次,在外面遛娃,听到两个小学生在很带劲地聊一部电影,一个孩子说,那个坏人叔叔怎样怎样。

我听了,好生别扭。这种所谓的礼貌,对小孩来说,难道不是一种纠结和胁迫吗?

必须切割,从不必称呼陌生人开始,就这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