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好玩的心理学

心智脱贫指南||为什么你又穷又忙?

2018-05-26  本文已影响10人  大蜗牛姐姐

现在的你,是不是经常有一种◤稀缺感◢?

缺物质、缺时间、缺乏内心世界的充盈,这似乎是我们现代人的通病。每天忙忙碌碌,爆炸的信息和大量碎片化的阅读时间都消耗着我们有限的认知资源。

我们给自己定了很多目标,涵盖了工作与生活,以期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任务。偶尔回想起来,这个月读了几本书?又有多少时间花在陪父母、伴侣和孩子身上?

惭愧之余,发誓明天起每周读一本书,但明天来了,书还在角落里落灰。

事实上,你很可能产生了管窥心态----虽然你十分珍视亲子和独处的休闲时光,但更着急去完成任务,将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了目标任务之外。可能多年之后的你追忆当初无比悔恨,希望花更多的时间多读书、多陪孩子。这种悔恨纵然发自内心,但往事已不可追。


什么是◤管窥心态◢?

 

我上了速读课,用20分钟读完了《战争与和平》,然后知道了这本书与俄国有关。

伍迪艾伦

有研究发现,在贫困国家,很难说服穷苦农民购买各类保险,包括健康险、农作物险等。

就算政府提供大量补贴,也有90%的农民不会选择购买保险。即使农民们知道保险能在收成不好的年节里使他们免受损失。他们因为自己认为的买不起保险,却要承担经受不起的风险。

这个研究中,农民代表的仅仅只是一小部分群体。实际上,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如此。在任务下达的时候,我们总认为时间还有很多,我们尽情看剧、刷手机、玩游戏。但是随着截止时间的临近,紧迫感袭来,巨大的压力尾随,我们不得不正视自己的任务。放弃一切娱乐健身活动,任务成了最优先级。在被任务赶得不得不熬夜加班的时候,总是会感叹一句:当初时间充裕的时候就做好计划该有多好啊!!

我们专注、管窥、着手做事、疏忽其他事,都处于同样的原因:那些存在于“管子”视野之外的事物被抑制了。这就是◤管窥心态◢

在面对工作的截止日期迫近时,我们不健身的决定看起来是合理的。因为健身可以下次去,健身房也不会消失。我们想要赶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工作而决定不健身的时,并不会以这种方式进行足够的思考。我们会对“管子”之内的想法反复斟酌,而在其之外的想法或多或少会被抑制。这种状态的出现,让我们得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手头的任务,但是◤管窥心态◢带来的专注红利是一把双刃剑。

稀缺会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让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这种现象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有成效;但同时也会让我们为此付出代价:这种专心致志会令我们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

稀缺感造成的管窥状态让我们失去很多生活的乐趣,这种因没有对◤管窥心态◢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心智负担与不利影响我们称之为◤管窥负担◢。当稀缺将我们的大脑俘获时,我们不会通过对得失利弊的谨慎思考来进行权衡。



稀缺会让你变得更笨、更冲动!

管窥负担会降低你的智商!!

 

如果我们仅仅将稀缺现象视作压力和情绪抑制的结果,那么金钱和时间的问题将永远围绕着你的生活。

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

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能力下降,削弱他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

就算我们想要试着做点别的事情,稀缺的管子还是会将我们的目光吸引进来。稀缺意味着在人生的另一个角度上,我们的注意力更少,投入于此的心思更少。

更可怕的是,我们对稀缺的专注是无意识的、非自愿的。也就是说,在我们还来不及理性思考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已经帮我们规划出了一个最省时、省力的办法来解决迫在眉睫的任务。

人类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你大量的认知资源集中于某一个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的任务时,分配给其余任务的资源就相应地减少了。稀缺会直接减少认知带宽,不是减少与生俱来的带宽容量,而是减少其当下能用得上的容量。

如果你新买的手机屏幕碎了,修理屏幕需要50块。你需要决定的是现在就去修理还是等一等,多用一阵手机?你将如何做决定?

我相信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无论对穷人还是富人,这都将是一个轻松的决定。

如果将修理金额换成500元,这将引起穷人大脑内的轩然大波,对于富人来说50和500仅仅是数字的差异。

研究显示,在做出消费决策时,相同条件下的穷人和富人对金额敏感程度有显著的差异。他们的差异体现在告知修理数额后的智力测验上:在金额稍小的时候,富人与穷人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一样好,这说明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当金额提高十倍后,同一个人将注意力集中于稀缺问题,穷人的智商就会呈现大幅度的下降。

只是单纯地引起低收入者对财务的顾虑就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认知表现能力,其严重性甚至超越了失眠所造成的影响。

 


一旦你意识到意志力不过是去学习如何控制注意力和想法时,就开始提高自身的意志力了。

Mischel, W

除了对你的智商造成损害外,稀缺问题对执行控制力也有重要的影响。什么都不缺的人,只有一部分会满腹心事;而所有经历着“稀缺”的人,每一位都会心事重重。

在上一期我们谈到了延迟满足的问题,让我们再复习一下延迟满足的含义:

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指的是个体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由于执行控制力能够帮助引导注意力的走向并控制冲动,因此执行力的减弱会对自我控制力产生影响。当注意力被稀缺问题俘获的时候,认知资源的限制让人们无暇顾及其他任务,没有更多的精力以同等理性的角度处理问题,因此就出现了“冲动决策”。

你是否在工作缠身的时刻对父母和伴侣大发脾气?既非能力不足,也不是情感冷漠,而是背负着沉重的认知带宽负担。因此,问题的根源不在当事人,而在于稀缺。

稀缺,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再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勉强度日。

生活,就这样变得又忙又穷起来。

最后,如何脱贫实现精神和物质富足?

 

不断认识新事物,

高效自我管理,

更加合理的时间管理,

说来说去还是学习大法好!!

同名公众号:大蜗牛姐姐 

请关注我关注我关注我!!

参考文献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美】塞德希尔·穆来纳森;【美】埃尔德·沙菲尔  著

本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