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官营

父亲的毕业证

2025-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的老猫

      昨天在公众号上发文《父亲的毕业证》。事后总觉得文章没写好,关键的内涵没能提炼出来,一时又不知如何改动,先贴在这。

      三月份回西安,在家中书房里找出几本父亲的毕业证,有步兵学校的,有航空学校的,还有国防大学的。今天,我就说说和这些毕业证有关的故事。

    父亲小时候,家境贫寒,靠几位姑母接济铅笔、本子,先后在关口小学和张甸优级小学读完了初小和高小。听爷爷说,当年小学毕业的父亲,算是家族中学历最高的了。

      1947年,父亲考上中学,但市立中学不仅学费高,还要做校服,这是一笔家中难以承受的负担。爷爷打听到抚顺矿务局中学学费较低,也不要求统一校服,但只录取矿务局员工子弟。于是父亲利用堂哥王玉普在矿务局当电车司机的关系,借用户口,进入矿务局中学。1949年,抚顺解放,父亲转入抚顺市三中。中学时代的父亲深感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奋发读书,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年级第一名,还获得了学校奖学金的支助。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爷爷随担架队去了朝鲜,家中失去了支持父亲读书的经济来源。

      为满足抗美援朝战争的需求和国家国防建设的需要,1950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做出招收青年学生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决定,得到了全国青年的响应。据史料记载,全国约有15万大中学生选择离开学校,投身于各种工作,其中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人数近5万人,父亲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父亲报名参军时,初中尚未毕业,学校后来给补发了毕业证。

      父亲回忆说,抚顺各中学同期入伍的三十多人在东北军区文工团驻地等待分配,当时有三个去向可供选择,一是东北军区文工团,二是东北军区战士杂志社,三是东北军政学校。父亲的选择是上军校,继续读书。

      东北军政学校位于齐齐哈尔市,后改名为解放军第二十七步兵学校。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之后,父亲提前毕业,成为步校的文化教员。

      2007年,在离开二七步校50年后,父亲回到齐齐哈尔。步校的旧址已有了新的驻军,军营门前的大街被命名为军校街。父亲告诉我,二七步校后改名齐齐哈尔步兵学校、锦州步兵学校、沈阳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大连陆军学院。

      1958年3月,按照总部要求,二七步校组织未当过兵的教员到基层部队锻炼,锻炼结束后,父亲被分配到大连陆军190师568团任参谋。

      1961年初,陆军190师整编,其中一部参与组建山岳师、一部参与组建要塞师、师部和568团参与组建空军工程学院。

      1961年4月,父亲被派往空军九航校学习。空军曾有过两个性质不同第九航空学校,父亲就读的是位于长春的老九校。

      航校毕业后,父亲被安排到空六师十六团机务大队代职,期间随部队先后参加福建漳州、江西新城和广东兴宁轮战,1963年初到西安空军工程学院报到。

      1969年,父亲被调往兰空机关政治部工作。从西安往兰州搬家的时候,父亲没能赶回来,是几位空工院的叔叔帮忙捆箱子,托运行李。那时候搬家托运行李是有重量限制的,由于超重,几位叔叔将一大木箱的书籍送到92号楼后的锅炉房烧掉了。我看到箱中的书有,修辞、代数、几何、逻辑、散文等等。后来知道,那都是父亲留存的大中专教材。

      七十年代初,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每当政治部有人被推荐入学的时候,父亲都想法把他们的入学试题找来给我看,那些考题就抄在政治部的大号稿纸的背面。记得有一次我把答完的化学卷子给魏秀娥老师看,魏老师给我打了满分。

      1977年末,大学恢复招生。那时还在农村插队的我们,把报考大学和招工、招兵等同视为走出农村的出路。父亲接连两次捎信,让我把高考放在优先位置。

      我考上大学后,父亲很高兴,利用出差的机会把我送到北京。

      1986年,父亲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西北师范学院的文凭。父亲在给我的信中说,抗美援朝战争中断了自己的学业,参军后没能系统地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总觉得是件憾事,自学考试制度为许多人开辟了一条圆梦的途径,也算了却自己的一桩心事。

      那一年,父亲52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