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简友广场

30岁以后你在哪里吃早餐?

2020-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早起er

早餐这件事,真的蛮有意思。

且不说种类繁多,习惯也是各不相同。

我吃早餐的习惯,经历过三次改变。

1、可有可无

大概是延续了大学的习惯。

刚毕业那会儿,早餐于我,可有可无。

在哪吃?吃什么?吃多少?

完全取决于起床的时间,和当日的心情。

有时在店里,吃一份肠粉,喝一碗粥;

有时在路上,吃个煎饼,喝杯豆浆;

有时买几个包子,打包一份肯德基,带到公司。

那个时候,朋友不多,各自埋头工作。

时而小聚,已成最大的快乐。

早餐这事儿,真的别无他求。

饿了随便吃点;不饿,就当省钱。

2、重要的一餐

一个人的生活,变成二人世界,外加一条馋狗。

早餐,开始变得重要。

因为,那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事。

我开始早起,而她,却总是睡不够。

我会在晨跑后,打包两份早餐;

她选一份,我吃另一份。

也会照着食谱,尝试各种奇怪的料理;

尽管味道,始终不尽人意。

那时候的早餐,是我良好工作状态的开始。

3、“孤独”的一餐

我起的越来越早,出门上班的时间,也提前了不少。

大多数时候,从起床、到早餐、到出门,都是我独自一人。

或许是两人相处时间长了,不再追求早餐的仪式感;

或许是类似的早餐,吃太多遍,味觉麻木;

又或许只是三十而立,许多事情,需要独自思考。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这种享受,与二人世界并不冲突。

曾经人云亦云、听从他人的职业建议;

如今,则要自我审视,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曾经,聚会的朋友,多多益善,相互吹嘘公司的发展;

而如今常聚的好友,则越少越好,相互鼓励,便已足够。

时间,就是要留给值得的人、和重要的事业。

孤独一点,又有何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