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她它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再探

2023-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随心简述简书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再探

                                                            郭细林

摘要:近几年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是作为多年一线教师的我总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历史教师课堂教学前、课堂教学中和课堂教学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历史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及符合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①从此定义出发,我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定义为历史教师通过历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及符合历史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历史教学效果的教学。也就是说,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教学过程,要符合、尊重历史教学规律,目的是要通过历史教学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历史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由以前传统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向注重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再是唯一的要求。我对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的定义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下面我就从教师的角度以历史教师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以及课堂教学后的对学生的长效学习这三个维度来谈谈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谚语充分说明了准备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性。历史教师要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表演好自己这台戏,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前做好准备工作,历史老师要做好教学前的工作,表现在:

1、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是中学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理解、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是进行教学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确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标准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们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才会在45分钟的课堂上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目的。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上,有些老师并没有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特别重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知识与能力”目标不敢强调,害怕被扣上传统教学的帽子,于是讲课抛弃讲授法,一味追求课堂活跃,师生之间为互动而互动,一堂课下来,课堂是活跃了,但学生几乎什么也没学到。其实新课标要求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对历史过程最低限度的讲授和具体历史知识的传授,进一步的探究和活动只能是空中楼阁,这样的历史教学只能是无效的,至少不具有充分的有效性”。②所以,把握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教学目标,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2、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适当的选择教学方法

一名好的教师,不仅教学目标明确,而且还充分教材的情况、学生的情况。作为一名好的历史教师同样要做到这一点。学生的知识层次怎样,理解能力如何,前一章节历史学习如何,在这节课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在学习这节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等等,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孔子说“因材施教”,就是承认了学生的差异性,只有我们把握学生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组织教学,才会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在进入课堂前,历史教师还应设计好这节课使用哪些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还是互动法,是讨论法还是问题探究法等,教师在自己的备课中要先设计好,看哪种更有利于自己教学,或者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交替使用,我认为不论哪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教学方法、手段选择时,应坚持:一要有利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不要刻意追求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弄一些花架子来。“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博采众法之长,体现出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史料运用为条件、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以教师引导为助动的特点,要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③二要适合自己,会用,擅长某种方法、手段的使用,不要刻意求新,而使教学处于无序状态。每一节课,不是每一个教学手段、方法要全部用到。

二、我的地盘我做主

  在把握了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教材的情况下,三尺讲台才是我们尽情发挥的地方。

1、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导入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教学的组织上,教学组织之一是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以其信息量大、传输快、音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处理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部分”。④通过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可以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

  没有多媒体资源的地区,教师可利用小黑板、图片展示等方式,加强材料题训练,增强

学习者的学习直观。通过材料、图片既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还可以培养学习者解答材料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

  教师教学主导性,还表现在教师个人素质、能力等上面,教师可以利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三尺讲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学。“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不仅仅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更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教学的效果。教师的灵性、活力、智慧和创造性都能在课程资源开发设计方面得以充分的展示”。⑤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程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应鼓励学生去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极大张扬。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如问题探究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研究问题,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来完成。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和明确提问的目的,要选择适当的问题提问。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的东西,教师不能满足于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习,更好地去自己学习,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去主动找出问题,提出问题,达到终身学习的效果。教师要经常反思,课堂上是否是关注了学生,知识是给与学生的还是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的,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才能使自己的以后的教学更加生动。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教法思路,提问思路,让学生在课后也去主动学习,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学习建议,比如上《日本的明治维新》后,可以留给学生任务,让他们观看《大国的崛起·日本的崛起》,思考日本崛起的模式有哪几种类型,日本崛起的原因有哪些,日本的崛起的模式中值得吸取的教训有哪些。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做到老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己去学。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终身学习理念,要调动学生终身学习的欲望,这样才是有效地教学。

当然以上是我对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粗浅的认识,我深信:只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刻苦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学大纲,大胆探索,灵活教学摒弃陈规陋习,不断创新,就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注释:

①    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5期

②    李晓风《追求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浮华背后见真章》,《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第六版

③    杜芳主编《新理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④    宦亮、王琴《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⑤    杜芳主编《新理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参考文献:

⑴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现代大学教育》

⑵李晓风《追求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浮华背后见真章》,《中国教育报》

⑶杜芳主编《新理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⑷钟启泉、汪霞、王文静编著《课程与教学论》,2008年版

⑸宦亮、王琴《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引文:《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乔建中 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法国当代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保尔·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只要人还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性的要求。(P221)

  建立终身教育模式的原则是:(p221——222)

第一,要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以防知识过时

第二,使教育计划和方法适应每个社会的具体要求和创新目标

第三,在各个教育阶段都要努力培养新人,使之能适应充满进步、变化和改革的生活。

第四,大规模地调动与利用各种训练手段和信息,这种训练和信息超出了对传统定义以及组织形式上的限制。

第五,在各种形式的行动(技术的、政治的、工业的、商业的行动等)和教育目标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个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起禀赋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P222)

如果教育要有意义,那它就必须使每个人按照他自己的本性得到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应是他自己志趣、倾向和能力的一种作用,而不是让他按一种只适用于某种特定的对象即学得快而且对学校制度顺从的“天才学生”的既定模式来发展(P22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