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带娃实用小贴士
通过这一周的介绍,大家对华德福是不是有了一个初步的图景,你看到华德福是如何分阶段与孩子的“头”“心”“手”在一起,0-7岁孩子“思考”“感受”“意志”是怎么发展的。
对于0-7岁的孩子来说,触觉和生命觉也是他们的主要发展目标。球妈从这两点来给大家讲讲过年带娃的实用小贴士。
没有熊孩子只有熊亲戚——保护孩子触觉的发展
“不要摸我的头”
过年了亲戚聚会,咱家的娃这么可爱,七姑八婶的就会忍不住想要逗逗孩子。居高临下的摸摸脑袋,弹一下脑门,拍拍屁股,拉着手问长问短......表示“熊孩子,我很喜欢你喔”。
可对于一个触觉发展正常的孩子,一定会觉得这个体验不好。
触觉发展正常的孩子,会有安全意识,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表现出怯生生的。等他熟悉了、确认安全之后,才会开始活动。对于不太熟悉的亲戚,直接接触身体,他们可能会觉得侵犯了自己的边界,所以就会抗拒或感觉不舒服。
这时候千万不要逼着孩子懂礼貌,你要做的是:一方面替孩子向亲戚解释,他这样被对待,可能感觉不舒服;另一方面,孩子有情绪的话,你要陪着他,告诉他这些是爸爸妈妈的亲朋好友,帮助消失孩子的紧张感和压力。
如果觉得我是瞎说八道,不如自己来体验一下触觉
现在你也许正好在一个不算熟悉的房间里,请你站起来,闭上眼睛。忍不住睁开眼睛的话,可以用丝巾或眼罩把眼睛遮住。你试着闭上眼睛在房间里走一个来回。
现在就起身试试吧,试完了再接着看。
有没有遮住眼睛就怕怕的,不敢大步向前走了?躲躲脚,看看前面有什么?手臂伸出来摸来摸去?是不是想抓个东西,来增加安全感?碰到墙或家具的时候,有个反作用力,你才知道,“噢~这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碰到一个东西”。
触觉代表安全感和边界
我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
在妈妈的子宫里,只有流动的羊水。孩子经过妈妈的产道,妈妈的肌肉挤压和按摩孩子的身体,这个作用力让孩子感觉到安全,他们才来到这个世界。再通过接触外在世界,感觉到反作用,孩子知道自己身体在这里,他们住在在这个身体里,他们在体验这个身体,确认身体的边界。
新生儿通过打襁褓照顾他们的触觉,所以被紧紧的包着就能安抚他们。
大一点的孩子同样需要这种触觉的体验。
让孩子与自己身体在一起
春节出门在外,当孩子感到紧张时,多给他们一些拥抱。给孩子带一条毯子或是睡袋,让他们在需要休息的时候,可以被包裹着。可以选择穿贴身或紧身一点的衣服,让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与身体的联结。
如果他们特别躁动,还可以在他们身上绑一些沙袋或米袋,或是穿一个有口袋的背心,在口袋里放上重物,这是帮助他们感觉到身体。里面装了沙粒或米粒的娃娃,有点份量,也是陪伴孩子睡觉的好帮手。
如果孩子一直吵闹,你需要他安静下来,不要对他喊“不要吵!不要吵!”可以在孩子身后,把双手放在他的肩膀,压住他的肩膀再往内挤一下,这也是通过触觉帮助孩子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他们能安住在自己的身体里,就不会那么躁动。
如果是触觉特别敏感的孩子,可以试着轻柔的触摸。比如用手指在他们身上,轻轻的学蚂蚁爬,或是用羽毛和丝绸滑过他们的身体。
返朴归真
春节带娃回老家,正好是一个和大自然接触的好机会。越原始越自然的地方越好,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自由活动。接触泥土、粪便,接触路边的小草、大树,接触狗、鸡、羊,好好的发展他们的触觉。
不要总跟孩子说,这个脏、那个不能碰,2-3岁的孩子正是触觉发展的时候,他们想要触摸,这时候各种不准,对他们的意志力和好奇心都是巨大的伤害。
假期严重损耗孩子的生命力——保护孩子生命觉的发展
被破坏的生物钟
孩子需要一个有节律的生活,固定的时间吃饭,固定的时间睡觉,固定的时候玩固定的游戏。孩子建立了这样的生物钟,会减少未知对他们生命力的消耗。
可是春节长假真的是不可控因素太多了,孩子很容易就吃多了,玩过了头,没有按时睡觉。或是每天拜访不同的亲戚,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环境。孩子需要消耗很多生命力来应对这些混乱,所以春节期间孩子很容易生病。生命力不足了,外邪就来侵扰。
生命觉反应了我们内在的状况。我们胃疼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个胃。我手指破了,才知道自己有这根手指。这就是我们的生命觉,它像一台监视器一样,随时监测我们的生命状态。中医说我们的精气神很足,也就是生命觉比较好的状态。
多思伤脾
过年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太多成人化的信息。东家长李家短,或是国家大事、国际形势,你以为是在开阔孩子的眼界,其实对于0-7岁的孩子根本消化不了这些信息。
孩子的意识还没有醒,他们是很梦幻的,让他们用脑,就是在消耗他们的生命力。中医说,多思伤脾,孩子皱着眉头,也不能好好的消化食物,就更容易生病了。
信任孩子
生命觉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石,所以要信任孩子,让生命觉发展。
有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那就是用妈妈的生命觉替孩子做决定,这严重妨碍了孩子自己生命觉的发展。孩子冷不冷,孩子需不需要喝水、孩子需不需要吃东西,父母通过观察,确认孩子能够自己判断,就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孩子摔倒了、弄疼了、开始哭,别告诉他要勇敢,他的生命觉正在起作用,对他来说,确实很疼。我们应该尊重他的感受,他的生命觉才能发展。我们一味的说,不疼、没事、打岔、转移注意力,这就妨碍了孩子生命觉的发展。以后他会不会觉得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的,打游戏打一天,不知道吃饭?跟人打的头破血流,还说不疼?生病了不舒服,还强装没事?
到了陌生的地方,孩子没有准备好跟别人玩,他可能还在判断有没有危险,那就尊重他。一个健康的孩子,他们需要伙伴的时候,他们就会自己去社交,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而强加干涉。
春节与亲朋好友聚会,真是对我们亲子关系的大考验,希望在愉快玩耍的同时,也能保护好孩子的发展。没有熊孩子,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