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023-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咨询师卜彬
就像声音离开了寂静就无法存在一样,如果没有无物(nothing),没有安置物体的空间,物体也不会存在。
无物——空间,是未显化状态以外显的方式出现在感官的世界中。这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表达了,虽然这种说法还是有点自相矛盾。
“存在”(to exist),字面上的意思是“显现”(to stand out)。空间中没有“存在”,因为它不会显现,但它却使得别的东西得以存在。
房子里有很多东西,但它们不是这个房间。地板、墙壁和天花板确定了房间的范围,但它们也不是这个房间。房间的本质是什么呢?是空空如也的空间。离开了空间就不会有房子,因为空间是“无物”,所以我们可以说,那里没有的东西比那里有的东西更为重要。
当我们去“意识”那些围绕着我们的空间,不去思考它,只是感觉它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发生意识的转变。原因是,在内心上,与空间里的物体(如家具、墙等)相对应的是你的思维“物体”:观点、情绪和感受。而空间的对应物是使你思维“物体”存在的意识,就像空间使得万物存在一样。所以,如果你将你的注意力从事物——空间的物体上移开,你就会自动地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上移开。换句话说,你不可能同时去思考空间而又觉知到空间——宁静也是一样。但是通过觉知你周围的空间,你会同时意识到无思维的空间,纯意识的空间:未显化状态。
空间和宁静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是相同的“无物”。他们是内部空间和内部寂静的外显,也是孕育万物的温床。
每一个生命形式最终都会消失,当我们完全认同于身体和心理形式,对自己的本质毫无认识时,我们就生活在恐惧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