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12.31 尊重资本量级的差异
有钱了不起啊?
语言的迷惑性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我们的脑子除了是主动学习的主体之外,也是被环境影响的客体。而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其实并不是外界的环境,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语言的环境。你每天说出去的话,表达的观点,看似是针对外界,但实际上你才是被影响得最深的那个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个可以让自己“足够心安”的解释。“不是什么都可以用钱买来的”,确实有用钱买不了的东西,所以,你有钱没钱都买不到。于是“有钱”不是优势,“没钱”也不是优势。最终的结果是,“没钱”依然是劣势,因为没钱的话,“能用钱买来的东西”都买不到,这岂不是更惨?!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内嵌着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它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尽量去保证自己不会产生“心理崩溃”。
所谓的“找借口”,就是为一个“无法接受的现实”千方百计地去找一个令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释,一个不行,就换另一个,再不行,就接着换,实在找不到,就耍赖,反正“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现实”(现实是什么来着?)
当我们面对暂时无法达到的目标时,通常有两种选择:找方法和找借口。“找借口”无疑是一种简单的途径。它不需要你耗费过多的注意力,它也不用你去别的地方找钥匙。相比之下“找方法”就显得困难很多了。你要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你要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等等。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正是在这一次的选择中产生的。
找借口,这个“自我保护机制”,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鸵鸟策略”。鸵鸟遇到极端危险的时候,就会伸长脖子,紧贴地面而卧,甚至将头钻进沙中,身体蜷曲一团,完全不顾除了头之外的部分其实无法隐藏(据说偶尔能因为鸵鸟自身暗色的羽毛而伪装成岩石或者灌木丛,躲掉一些其他动物的追捕,可猎人常常不可能被它们这样就蒙混过关)······
当“找借口”成为了一种习惯,会导致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做到“肤浅地思考”。在处理任何“因果关系”时,哪怕只有一点微弱的联系,都直接跳进“因果结论”,完全不顾其他情况需要分析和判断。过分丰富的“过借口经验”,使得他们根本无法进行任何深度思考,甚至,他们会永久丧失一种能力——分析能力。
搜寻财富机会,只靠分析能力。
为了分析得清楚,得先明确一下“了不起”的对象究竟是什么?你有很多钱,我没有多少钱——假定这是一个现实——那现在,“了不起”的对象,并不是你或者我,而是“你和我之间的财富差异”。
对,那个“差异”很“了不起”。
在中国,“合格投资者”的其中一个条件是:单个项目投资能力不低于100万元。
甲有100万人民币的闲钱,乙有10万人民币的闲钱,中间差异是90万人民币,9倍······已经是很大的差异了。可再仔细想想,很可能远远不止9倍,而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差异。
如:一个人在北京生活,每月税前工资2.5万人民币,税后并减去五险一金,到手1.7万多一点,在不特别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你能存下多少? 很多人两千都存不到——这是事实,更是另外一些月入仅5000的人想象不到的事实。假定每月存5000,一年也就六万,简单一算,需要15年时间才能弥补那“90万”的差异,这还是在以下前提下:
1.假定没有任何意外发生(15年没有意外发生其实不可能)
2.假定那差异15年后不会变大······
这里的核心与关键在于:你能活几个15年?
差异很大,差异很了不起——是否认真尊重那个差异,在我看来实在是最重要的“大脑重塑”动力。
认真面对现实的人,即便是“难受”,也是“正确的难受”,因为那个“难受”会促使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此同时,大脑不断被塑造成一个更适合寻找机会、积累财富的机器。
~开始深刻地对待“积蓄”这个行为;
~开始认真筛选必要的消费;
~开始认真投资自己(其实主要是时间与注意力)
~开始真正全方位关注自己的成长,因为不成长,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满意的现状;
~开始认真向那些“有钱人”学习,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对的,而不是上来就直接冒出“你有啥了不起啊?!”之类的念头;
~开始了解思考质量的价值,于是不断刻意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质量,磨炼自己的思考模式。
我们很难想象着世界最有钱的人究竟有多少钱,但,我们通过统计数据很容易理解穷人有多穷——进一步很容易明白如何才能尽快做到“没那么穷”。
几年前一个美国公司做过调查,在美国,约有43%的成年人拿不出救急用的1000美元。按照中国的信用卡发行历史算,很可能在中国也对应:估计有40%以上的成年人其实根本拿不出一两千元人民币的救急钱。
你想办法尽快给自己存上个一万元人民币的“救急钱”,不急到一定地步坚决不用——你可能已经瞬间超过国内60%的成年人了。
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积蓄罢。别只盯着数字,要学会用比例思考,要学会关注差异。
你的第一个“小目标”,是先迈入前一半,然后在那一半里,再想办法进入那一半里的前一半······
你要尊重那些排在你前面的人的财富与你的财富之间的差异,知道那些差异不是用钱的数值衡量的,而是用弥补那个差异所需要的时间衡量的······
于是,你会明白那差异的巨大,你也就有了正确的压力与动力,去提高你单位时间的产出,提高你自己的能力和效率,以便缩短弥补那差异的时间——赚钱太慢,效用减半,等很老了才开始有钱,其实并不美好。
我们都知道,接受现实真的很痛苦,但这是前行的第一步,否则连起点都没有。
我们专栏名字叫做《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比起“财富”,我们更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自由”上。有钱不一定能够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有钱可以更大限度保证你“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
你有了拒绝的权利,就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进而能够实现更多的自由。
我自己不过节已经成为习惯了,大家也不妨去看看周围比较优秀的人都是怎么过节的。不论他们是像我一样,不区分节日和平日,还是和多数人一样,选择放松自己,他们多半都有个相同点:全情投入于正在做的事。这其实就是最大的区别。那些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的“有钱人”多半都有这种做事投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我是从来没有休息日的。每当别人在各种节日里计划出行时,我都是找个宾馆自己埋头做事情。我现在有的成绩,其实只是用比别人多的努力换来的而已。当然很多“有钱人”也利用假期来放松。不过他们一定不会患得患失。要休息就休息好,不然时间就相当于被浪费。
要工作就拼命工作,要放松就拼命放松,不让自己处于中间状态。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脑子里的概念,我们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等,都是隐形的,无法一目了然地被发现。但“金钱”则不同,它就摆在那里,经受所有人的检验。
不要因为看见别人的财富,就感到不舒服。要知道那只是内在差距的外在体现而已。
我们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接受这样的看似残酷,实则公平的现实世界,然后更加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把这种差距磨平。
当你觉得一件事情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不想做又在找各种借口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
先去做,然后去合理化它。
一旦你开始做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自己会不断去合理化它,进而督促自己完成它。
有一些不美丽的天性没关系,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利用它们。
一个人也可以看作一个企业。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赚钱,因为这代表它在创造价值,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同样,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能够赚到很多钱,我们大致能够认为,他同样为别人创造了那么多的价值。
只有你真正成长起来,并且把自己积累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来,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你才真的有可能最终实现财富自由。
PS: 以上文字源自李笑来老师的7篇专栏文章,经过理解、体会、践行,我把部分精华内容整理出来。整体的文章架构在逻辑上有些许缺陷,我后期会尝试用思维导图再整理一遍。部分文章内容如结合李笑来老师原文中的具体事例,相信体会会更深。如对李笑来老师的专栏文章有兴趣,可私信我。未来成长路上,你我并不孤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