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的文字摘抄31
2023-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忆故
上面两个指事字还是采用象形字加上象征的符号。还有一些指事字完全是用符号构成的,不借助象形字,表示更抽象的意义,比如“上”“下”
这两个字。
“上”字古代写成:二二心上;“下”字
古代写成:一=T。你看,“上”“下”两个字上下的点、横、竖、曲线全都是符号,没有上显不出下,没有下显不出上,有了一条线,箭头在上就是上,箭头在下就是下,这个箭头就是那小小的点、横、竖。
纯粹用符号来表示的字,包括我们常用的
“一”“二”“三”这三个字,一横是“一”,
两横是“二”,三横是“三”,既形象又直白。
有则民间笑话,你们听说过吗?
有一个土财主,自己不识字,把他的儿子送到私塾去读书。第一天,儿子放学回家,他问儿子今天学了什么,儿子说学了个“一”字。第二天,儿子放学回家,他又问儿子学了什么,儿子说学了个“二”字。第三天,儿子回来说学了个“三”字。土财主很吝啬,舍不得出学费,就对儿子说不用去学了,一天加一画,不去上学也会。他还觉得儿子挺聪明,逢人就夸。有一天,一个人还真的来请教他的儿子,问他一个字怎么写。他儿子一听,是个“万”字,就说:“我回头告诉你。”土财主只见儿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半天不出来,进去一看,只见他在纸上画了无数的道道儿,又是画又是掰着手指头计算。土财主问:“你这是怎么啦?”他儿子长叹一口气,说:“画一万道儿可真不容易,我一路画下来,老是忘了数目,得重新数。”
这是则笑话,但是我们小时候学写一二三,真是件痛快的事,没想到接下来就不容易了。不过我补充一句,古代“四”字也真是画四道儿的:三。不过一五一十地画下去,道儿太多确实也不行,这说明指事字有它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