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开始,慢读老舍《月牙儿》
01.题记
在简书写文的过程中,虚荣心作祟,陆陆续续写了几篇主题征文,有短篇小说,有故事,有微小说,有散文,有诗歌,怀着忐忑的心情向伯乐们投稿。
陆陆续续有伯乐回应,将文章纳入代推,也有被拒绝的,很长时间没有理睬的,也有伯乐认真阅了文,采了文,提出宝贵意见的。
月华伯乐建议我读名家名篇,继续打磨作品,不要因为评论区的溢美之词而迷失自我。非村伯乐,建议好好学习“得地的”的使用,都是很中肯的建议。
冷静下来,心想确实如此,练好基本功,不要图快,不要急着到处投伯乐,慢慢写文,认真阅文,不急不躁,徐徐图之。
今天从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月牙儿》开始阅读学习,文章正文以图片形式展示,先从“一”和“二”两节开始。
02.“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02130/e4d2a266155db11b.jpg)
“一”是此文的开篇,首句即点出月牙儿“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一个“寒”字为整篇文章涂上了“凄凉”的底色。虽然全文并未读完,已然知道此文肯定是悲剧故事。
“它唤醒了我的记忆,像一阵晚风吹破一朵欲睡的花。”文章虽然采用“流水体”的格式行文,但此句也很好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表达极美,富有诗意,又意境深远。
“吹破一朵欲睡的花”,“吹”很拟人,“破”很有神,“吹破欲睡的花”,说明之后的故事,会让人惊醒,亦发人深省。
03.“二”
第“二”节,首一二句又从月牙儿写起接上文,“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又启下,“那一点点浅金色的光儿照着我的泪”,作者开始回忆。
七岁的时候,穿着红棉袄,戴着印有小花的小帽子,依在门垛上,看着月牙儿。爸爸在妈妈哭声里,在月牙儿的见证下,得病死了,“不出声了,面上蒙了快白布。”,然后爸爸被装进四块薄板,到处都是缝子的棺材里,深深埋进土里。
此节交待“爸爸”的死,也通过环境,以及“爸爸”“到处都是缝子”的棺材看出“我”家里很穷。
算是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伏笔。
失去了父亲,母女相依为命,生活此时化成的恶兽已经像她们母女露出了森森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