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语文老师》内容概要
《致语文老师》内容概要
爱因斯坦有一个成功秘诀,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用在余映潮老师身上再合适不过。余映潮老师取得的成功在于他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思想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他亲切随和的大家风范有口皆碑,这缘于他治学的扎实勤奋、严谨求实,缘于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切体悟。这一切都可以从余老师的专著《致语文老师》这本书中窥见。
这本书,是余老师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与感受,结合他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从成长智慧、教学智慧和治学智慧三个方面分享他的教学教研的思想和成果。真切的话语,娓娓道来;实用的技巧,有理有据。一字一句,清晰明朗,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让人倍受感染和鼓舞。
第一部分:成长智慧
关注教师成长,教师关注自身的成长,都是智慧的思维。成长伴随着艰苦,也带来了乐趣。
1. 耐力是一种智慧。它能表现一个人在人生与事业之路上坚持跋涉的生存观。在无路可走的地方坚持着自己的开辟工作,在非常痛苦的披荆斩棘之中坚持着一步一步地前进并找到自己的一条道路,这就是生存的智慧,这就是事业的智慧。
2. 趁着年轻多做事。这句话,“文眼”在“多”字上,它的内涵是:热爱,勤勉,执着,坚持,超量。诀窍有三:要找准方向;要抓住时间;要注重方法。
3. 练好四项基本功。每一位语文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业务上都应练好四项基本功。(1)练好研读教材的基本功;(2)练好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法的基本功;(3)练好作文指导教学的基本功;(4)练好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基本功。
4. 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是延长生命的一种方法。发展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大事。从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特点看,可以说没有业余时间的利用就没有的优秀成果的产生。我是一个几十年来基本上没有享受过尽情休息的人,绝大部分成果都是在休息日、节假日和其他业余时间中创造出来的,连续20年保持着每年发表论文50篇以上的纪录。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发展自己或者发展事业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他好像只知道珍惜时间,其实是抓住了根本的东西。
5. 进入教学研究,永不言迟。教学教研,永远面对着填补不完的空白。哪怕你到100岁,只要你有兴趣,还有研究的空白在等待着你,这是我的真实体会。
6. 教师的第一科研能力是提炼能力。“提炼”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从事物中进行提取,含有筛选提纯、聚集精华的意味;二是对事物、现象进行归纳,含有小结经验、发现规律的意味。基本手法分三步:积聚材料;划分归纳;定性命名。
7. 先做好一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教师在教学业务提升方面,坚持“专题研究”是成功的秘诀。指的是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业务特长,结合自己的爱好,考虑到教学实际的需要而独立进行的关于语文教学某个方面的定向研究。有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选题要实;第二,开口要小;第三,素材要多;第四,总结要精。
8. 不同深度的磨练产生不同高度的水平。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或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谁经过了如下八大技能的痛苦磨练:教材研读、资料积累、教案设计、作文研究、论文写作、考试研究、案例分析、教学技能训练,谁就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
9. 角度;创造与创新的着眼点。“角度”的魅力,表现在巧妙、独特之上。“角度”是创新的生命线,没有“角度”,就是“平常”。“角度”的新奇表示着“难度”,显示着创新的高度,没有“难度”,也是“平常”。在一件与技术有关的事情上,你的难度超过了人家,你就技高一筹。
10. 以自信迎接挑战。“自信”指的是自己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去做,相信自己有方法去做。自信是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是一股鞭策自己的力量。自信不少自我陶醉,不少自我吹嘘,不少自卖自夸、自我炫耀。自信需要的是行动上的勇敢与踏实,需要的是方法上的科学与艺术。
11. 体验成长的乐趣。为了自己教得好而学而不厌,为了学生学得好而诲人不倦,为了提高自己而发愤忘食,为了备教改辅而精益求精。当教师的人如果能常常体验到成长的乐趣,那就会有年轻的心,会有童心,会有诗心,会有信心,会有热爱生活、热爱事业之心。
12. 因为工作,所以幸福。有工作,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我对本职工作的态度是:尽心尽力;对于工作,我力争做得更好;对于工作,我力求造福于人;对于工作,我追求卓有创意;对于工作,我用自己的发展来保证质量。
13. 研究名师,发展自己。名师研究贵在长久,贵在深入,贵在品味,贵在提炼。我研究名师的方法主要是收集、综述、评点,理念是广泛研究、多方吸纳、整合提炼、发展自己。我超越名师最出乎人们预料的突破口就是在论文和课例上。
14. 不离学术,不离实践。不离学术:无论多忙,都要坚持本学科的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水平,指导自己的工作,优化自己的工作;不离实践,无论多累,都要在本学科学术理论的指导下组织好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好请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活动,坚持要求自己读读课文,进进课堂,写写文章,作作讲座。
15. 自己训练自己。自己训练自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是指在工作中、教学中、科研中自己要求自己对某项技能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研究水平,增加自己的教学与科研的实力。自己训练自己,是长期可以进行的事情。自己训练自己,就是自设艰苦的环境,就是磨练自己。磨练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你的高度。
16. 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当积雪被人们践踏为结实的地面时,上面再也无法留下足迹,连原来曾经有过的脚印也销声匿迹。没有人踩踏过的雪原展现出纯美的境界。深深的、美丽的积雪下掩藏着的是神秘。多了尝试,多了摔跤,多了伤痛,多了冒险,也多了挖掘丰盛创意、感受奇美的舞者。许多年过去了,我在雪地上书写了阅读教学三要素:诵读、品析、积累。我从雪被下淘漉出了阅读教学设计30字诀: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我从银色世界里挖掘出10个晶莹的大字: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
17. 随时把思想变成文字。这是一种有效的充满智慧的学习方法与良好习惯,有助于我们的积累,特别是能够让我们留住那些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随记,随记,看似无意,实则有心。一个用心的人,如果善于及时捕捉自己可爱的思想火花,久而久之,创造的热情就会燃烧在他的事业之中。
18. 一定要有指标要求。没有指标要求的奋斗不能确保“进度”,不能确保“质量”。我任教研员工作期间,历来的工作要求就是九个字:抓队伍,抓活动,抓成果。一定要有指标要求,必须要有“数量”要求,这是教师谋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9. 教学资料与文献意识。从一生教学事业来讲,拥有大量的专业学术文献资料,是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立身之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就是在做学问。
20. 规划自己,塑造自己。这八个字,既与“立志成才”有关,又与“修身养性”有关。规划自己,主要指切实地想一想自己应该做些神秘事情,可能会达到什么样的一个境界;塑造自己是指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优秀起来。几十年前,我的奋斗目标就是“让课堂教学的艺术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一直坚持到现在。如我的性情观里,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善良,关爱他人,心系弱者;一是乐观,看淡几十年中的挫折、烦恼与屈辱,轻轻叹上一口气,在大家面前总是一个快乐的人。
第二部分:教学智慧
做智慧的语文老师,需要熟谙课堂教学艺术。
1. 教材研读的创新。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对于教材,有“五读”能力:细读,精读,深度,活读,美读。从课文研读中发现课文的教学教育价值,从“为什么好”的角度整体地反复品读文本,从研究教学角度,从学生能力训练角度,从读写结合角度,从文章结构赏析角度,“横向联读”、“选点品读”,等多种形式。
2. 教学创意的创新。 创意,表现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出来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智慧。教学创意讲究新(角度好)、简(线条简洁内容深入)、活(灵动,有变化)、实(实在、踏实)。
3. 教学思路的创新。策划教学思路的基本要求就是清晰和简明。能够体现一节课的步骤之美、层次之美。我们可以在“板块式思路”方面尝试与实践,就是指在一节课中,从不同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这种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和能力的训练。
4. 教材处理的创新。“教材处理”主要研究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问题,“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科学地、艺术地、机智地组织教学内容,就是提炼和组合教学内容。比如,单篇处理方式有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短文细教、浅文趣教、美文美教、一次多篇。
5. 教学手法的创新。教学手法指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手段、方法、和技巧。比如学法、创编、联读、穿插、对话、赏析、情境、迁移、朗读、设问、讲析、读写结合。
6. 提问设计的创新。提问的研究,几乎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半壁江山。课堂上的大量的提问,什么都问,就是“碎问碎答”,对语文阅读教学危害已久。创新的提问形式叫作“主问题”设计,特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中,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 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
7. 课中活动的创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中的“课中活动”就像一个美丽的万花筒,表现出丰富的艺术组合。其主要类型有:表情诵读,语言活用,辨析提炼,多角度品读,课文创编,妙点揣摩,思绪放飞,微型课题,探究发现,卓展交流。
8. 语言教学的创新。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教学,即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中的语言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学用、语言的品析与鉴赏的教学。语言教学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语言教学的本质,就是语言教学。手法多姿多彩,如从专项突破的角度进行,从学法点拨的角度进行,从集聚精华的角度进行,从语言实践的角度进行,从课中活动的角度进行。
9. 教学细节的创新。教学细节,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可以说,研究一节课的设计,主要是研究如何艺术地设计教学细节。教学设计的创新艺术,主要表现在设计的实用性、精巧性、活动性、训练性和趣味性上。
10. 朗读教学的创新。朗读,是进行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普通话训练的语文学习活动。朗读是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的语文实践活动。朗读教学一定是重视文本的,一定非常关注课文内容的诵读品析,一定需要着力突出学生的阅读感受、阅读品味、阅读欣赏等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朗读教学,要富有诗意,要具有美感;指导朗读,要灵动多姿。
11. 教学方案的创新。教案,简言之,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策划的一种教学安排。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充分体现“诵读、品析、积累、运用”等语文课堂教学要素。教学方案的美学境界是“简化、优化、美化”。
第三部分:治学智慧
对教师来说,“研究”二字,应该就是为了“治学”。在工作之中坚持治学,谋求进步,就是智慧。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优秀的力求上进的语文教师,坚持研究是提升自己的真正坦途。
1. 课文读写法。语文教师必须有深厚的阅读功力,在研读教材上达到“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的境界。课文研读过程中,应当伴随着写。写什么?写课文赏析短文。其小巧、灵活、秀美、丰满。
2. 自建仓库法。“自建仓库”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将教学与研究中一切由自己写作的教学资料分门别类地积聚起来,就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与精力、依靠自己的研究与写作,为自己的教学教研建设一批批储存成果的“文件夹”。比如自己编写的百十课的阅读教学资料、课文赏析文章、作文训练资料、教学日记、数十例的教学反思、专题研究资料、系统的考试指导材料等。
3. 精品收藏法。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的精品收藏法与目录索引、资料摘抄等研究方法紧紧相连,都属于资料性阅读、资料性助读之类。指的是收集、留存、研读、欣赏、学用语文教学研究中的珍贵成果或与语文教学研究有关的学术精品。我们可以收藏著名大师的系列论文,可以收藏对自己有教益的书籍和辞典,可以收藏各套教材以供综合分析,收藏自读课本以寻觅美文,收藏每年中高考题以供提炼考点,收藏各种媒体的优秀教例以作参考,收藏与语文教学有关的奇闻妙事以供休闲阅读等。
4.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就是对案例进行分析,进行评析,进行剖析,进行赏析。这是语文教师最喜爱的高效率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一,也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现象。案例分析是一种研究过程,带动了多方面的研究:对案例的搜集、挑选和鉴别;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广泛的参阅;要“咀嚼”案例,形成自己的见解;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建议。案例分析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水平和能力,直接帮助教师积累优秀的教学案例。有如下几种手法:课堂观察,教例点评,课后反思,案例交流,案例归纳,案例跟踪,特例评说,美例欣赏。
5. 多向运思法。 语文教学研究可能而且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研究境界,那就是——就某一位教师来讲,他不仅能用视点变换、角度变化的手法来研究事物,而且能够多角度地、多视点地研究分析事物,这就是“多向运思”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比如,对同一篇课文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评点,对同一篇课文写出多篇赏析文章,对同一篇课文编写出多种教案,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对同一个作文题进行多个构思角度的指导,对同一个研究课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化等等。应该说,多角度地看待生活,多角度地分析事物,多角度地考虑方案,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更不用说生活在创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了。
6. 横向联系法。从某一点生发开去,将能够聚集到一起的材料聚集起来,从而铺展出一个又一个资料板块的方法,就叫作“横向联系法”。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是进行专门对象的收集、集聚。只要确定一个“点”,就能延展开去,牵连出一个又一个的“同类”运用这种方法能够获得无数的“组合”和“板块”,使教师手中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比如,用横联的方法积累景物描写类的文言词语、赏析精美的语言片段,积聚作文指导的材料,试题研究等。
7. 纵深探究法。这是一种从纵向对事物、对现象、对问题进行开掘、延申、深化、穷尽的科学研究方法。从一个点切入,走一步,再走一步,坚持走下去,逐步深入,以求不断地获得新的发现,不断地得到新的成果。它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需要较好的视点,需要毅力,需要耐性。
8. 发现命名法。发现法是一种独具慧眼的、精确地揭示出事物尚未被认知特点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发现的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有发现,就有心得;有发现,就有新意;有发现,就有成果;有发现,就有命名。命名是对“发现”的升华。在教学研究中,最有意义的发现与命名是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教研特点的,是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别有新意的创造的。凡优秀的教师大多都立足于对自己的锤炼于发现,都立足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一定的时候就有了对这种风格的命名。比如洪振涛的“语感教学”,胡明道的“学长式”,赵谦祥的“绿色作文”,王君的“青春语文”,程红兵的“语文人格教育”、邓彤的“语文素读教育”,以及我自己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
“人生丰富的精力以及在世事风云中留下的深浅足迹,会显现出一种沧桑风味,像情节曲折的故事,像峰回路转的奇景,让人咀嚼回味。”敬佩余老师的毅力,折服余老师的智慧,仰慕余老师的人品。追随他的足迹,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引领老师们的发展进步,在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的天地里留下一幅迷人的画卷。
《致语文老师》内容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