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读书笔记

薄伽梵歌读书笔记 21 走向合一

2022-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光尘_秋的花园

6.01 主克里希那说:履行职责而不求果报的人,即是弃绝者,也是业瑜伽士。仅仅放弃祭火,不能成为弃绝者;仅仅放弃行动,不能成为瑜伽士。

6.03-6.04 寻求达至冥想瑜伽或者心意平静的智者,业瑜伽据说是其方法。那些已经达至瑜伽的人,平静则是其自我觉悟的方法。没有对感官享乐的欲求,没有对行动结果的执着,弃绝了所有个人动力,这样的人达至瑜伽的圆满。

6.08 拥有自我知识的自我觉悟的人,被称为瑜伽士。他心意平静控制了感官。在他看来,泥土、石头、金子都是同一不二的。

6.09 公平对待同伴、朋友、敌人、中立者、仲裁者、憎恨者、亲戚、圣人和罪人,这样的人卓尔不凡。

在行动中弃绝对结果的追求,从而让果不再产生。

在行动中,超越二元对立的好坏、是非、喜悲、美丑,在行动中将一切归向于一,于是我们不管做什么,都不会产生分别。但不是说行动的结果会消失(物质现象上的),而是我们对结果(现象上的)认知差异会消失。既然认知中没有了好坏、美丑,那么二元对立的一切将不再影响我们。我们只是行动,成为一个纯粹的管道。

但为什么我们还是一再强调,为了更多人的福祉去行动?既然区别消失,那么为什么不能向着只为自己的方向行动?

因为一切的现象和你我,都是宇宙体验自己的一种方式。你、我、狮子、大象,都是宇宙的不同化身,为了从不同角度体验自我。所以,宇宙也会为这些不同的自我,提供完成体验的便利或条件。

每一个察觉到此的分身的我,行动的目标只有一个:帮助我,以及所有的我回到合一。

其实不管我们察觉到还是没有察觉到,我们的每一个行为、意识,都会被宇宙回收,因为这都是宇宙大我体验的一部分。而一切最终的目的,就是回收全部的体验,重新回到合一。为着此目的,宇宙会帮助我们。但假如我们感受不到帮助,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自己阻断了这种和宇宙间的连接,或自己不让自己接受帮助。

同样的,如果我们不帮助其他的我回到合一,不为更大的利益去行动,等于我们在阻碍自己体验的回收。

所以,放弃对小我体验中好坏、喜悲的执着,让降临于这个小小的我的一切分别消失。将一切行动奉献于那个大大的我,我们也会在行动中一步步走向合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