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带上她的眼睛》

2023-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一真

一、梳理两条线索:

明线:主任让我带上带一双眼睛去旅行,“我”带上“她”的眼睛去旅行,“我”回归工作轨道,得知事件真相,“我”

暗线:“她”跟随眼睛去旅行,她被困地心,留下最后讯息,她永远留在地心

二、解决四个任务:

1.理清悬念与伏笔,体会作用。

善设悬念:

悬念1: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悬念2:为什么“她”做出去起航前去过的地方的决定这么艰难。

悬念3:为什么"她”对花草、溪水、微风激动不已?

悬念4:为什么“她”这么遗憾没有看到日出?

巧埋伏笔:

伏笔1::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照应1:一闭上眼睛,这支铅笔总在我的眼前漂浮。(24段)

伏笔1:热,热得像.....地狱。(14段)

照应2: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36段)

伏笔3:我太怕封闭了

照应3:我怕封闭......

伏笔4: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第2段)

照应4: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 至80 年,她在这不到10 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第39段)

2.对小说中的“我”和“小姑娘”的理解

(1)“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也是小说中“行动着”的人,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

         “我”对小姑娘由最初的“笑”到“疑惑”“惦念”“痛忆”“伤感”的情感变化牵动读者的心;

        “我”的性格也很立 体,既有开朗热情的一面,也有灰色伤感的一面,还有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

(2) “小姑娘”作为地航飞船的领航员,身处险境而不惊恐、不慌乱,还不告诉“我”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倾诉自己的郁闷,以大无畏的精神继续坚守岗位,不仅表现出勇敢、乐观、坚韧的品质,更带有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

3.  找出小说中你认为非常奇妙的科学创意,体会科幻作品想象力之神奇。

  (1)作者想象用“传感眼镜”可以把一个人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发射到远方,被另一个带着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就像带着另一个人的眼睛一样。

  (2)作者想象出神奇而合理的“落日工程”——地航飞船潜入地球深处;“落日六号”误入地核区域,由于发动机与主舱结合部断裂,飞船沉向地心。

4.结合内容谈谈这篇科幻小说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和生存困境。

(1)小说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人类对自然的向往、热爱与现实是一致的。

(2)小说中“我”的形象折射出现实忙碌的生活带来人心灵的干涸。

(3)探索未知世界可能会有的牺牲与现实是一致的。每一次科学的进步,背后都有无数 人的前仆后继,就如“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4)不管是在现实还是小说中,人与人浓浓的真情是永恒的。

(5)小说中的小姑娘勇敢、坚强却也有现实中常人的单纯、可爱,包括对黑暗、孤独的恐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