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模式漫谈
2023-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糊涂啊
这些年,不停的游走在全国各地做关于课题研究,课堂观察,团队建设方面的讲座,每次讲完都会有深度的思考,每次讲完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
首先是培训的形式。
成人之间的培训不同于学生的培训,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多的是知识获取的过程。
体会这种知识获取过程仅仅靠讲师单纯的讲,效果不会达到最佳。如何让成人的培训达到理想中的培训效果,让我想起了孔子说的因材施教。
首先培训模式的确定。常见的培训模式有一言堂,有研讨式,有分享式……
如果是超级大牛的讲师遇到了超级自律的学员,一言堂后留下一些时间进行答疑,这样的效果不会太差,因为学员想倾听大牛讲师传递更多的信息。
如果学员是被迫的参与培训,讲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培训知识的传递,还要酝酿和激发培训情绪,这种情绪的酝酿让学员有强烈代入感,加入有趣有味的导入,培训内容在情绪逐步行程后以研讨式进行,结合学员们存在的真实问题对症下药。
分享式的培训也是邀请培训前做一些功课,例如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根据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学员分享,讲师依据情况进行点评,但是这需要讲师不仅提前布置任务,还要发放学习资源包。这类似翻转课堂的学习,让学习主动发生。
讲师一成不变的对自己准备好的内容进行培训,不去考虑学员的学情,再优秀的讲师也讲不出预期的效果。因此给老师做培训前了解听课者的基本情况,进行针对性备课,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学校针对学生的教育,这几种方式可以交叉使用。
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对老师的培训,都需要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对方的认知水平和态度是什么样的状态,这样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