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讨好型人格”吗?
为什么我老怕伤害别人呢?
于是乎,我就到网上查了一下,然后看到了关于“讨好型人格”的解说。
所谓“讨好型人格”就是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令人满意,希望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特别在乎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基本上会压抑自我去满足别人的想法。
比如: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只要遭遇他人的不满,就会做鬼脸以讨欢心。
可惜这样放低自尊供奉他人的松子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松子“讨好型人格”很自卑,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处处以他人为中心,没有主见。
“讨好型人格”很懦弱的,遇到不公平和受伤的事情不懂得反抗。
有位知友说,我不懂什么人格不人格的问题,如果你是这样,我建议你被殴打一顿。
看了忍不住大笑,因为被一顿狠揍就豁然开朗了也不是不可能,但“讨好型人格”可能会自怨自艾,反而觉得是自己的错,那就无能为力了。
“讨好型人格”更多的是受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如果年幼的时候得不到父母的温暖,那么孩子就会不自信没有安全感,并且会一直做一系列能够让父母高兴的事情,这就是“讨好”。
当这些行为蔓延到各方面各个群体的时候,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是讲述一个概率问题,有的人虽然家庭关系不好,但是一直坚强乐观。)
“讨好型人格”给人感觉温顺但是依赖感太重。
小的讨好行为倒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哈哈你看我那么凶,还有几个关系好的朋友。
人和人之间也常常通过“讨好”的方式来表达友善,比如笑容,帮助,礼物,赞美,鼓励,认可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关系。
但是“讨好”的行为不要太过了。换句话说就是,你的善良要有锋芒,要有底线。
中国一直是个讲究礼仪的大国,古人教我们与人为善,凡事要忍。
过去人们尊之守之,许多人都成了“忍者”,也逐渐形成了“中国式友好”。
三毛在留学期间遵守着“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帮室友烫衣服,独自完成打扫任务……结果发现除了被呼来喝去之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于是三毛爆发了,拿着扫帚对室友一顿乱打。
哎?还别说,三毛的小宇宙爆发之后所有人都对她客气友好了起来!
因此三毛说:
这个世界上,有教养的人,在没有相同教养的社会里,反而得不着尊重。一个横蛮的人,反而可以建立威信,这真是黑白颠倒的怪现象。我一再的反省自己,为什么我在任何一国都遭受到与人相处的问题,是这些外国人有意要欺辱我,还是我自己太柔顺的性格,太放不开的民族谦让的观念,无意间纵容了他们;是我先做了不抵抗的城市,外人才能长驱而入啊!
毫无原则的忍让和讨好简直就是在造孽啊。
热爱生活,内心强大的人总是自信的,受人尊重的。
反观生活中的“讨好型人格”们,卑躬屈膝往往也得不到真诚的对待,只会遇到得寸进尺的恶人。
想得到认可没有错,想给人带来快乐也没有错,但是为什么总是你在取悦别人呢?为什么不是别人来取悦你呢?
一味地讨好别人并不会使自己获得真实的快乐和安全感,要学会取悦自己,认可自己,接纳自己。
因为,你的人生,你才是是主角啊。
世上的一切本无意义,因为你对于自我的思考,你就具有了自己最独特的意义。
拒绝形成“讨好型人格”,记住:你就是那道闪耀的光,容不得你自己看轻自己。
关注“糖初”,一个正在努力成长的公众号,用文字为你讲述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