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乐第1天阅读日记
【11月1日】 第1天,共123 页 ,200min
《TPM入门》 1~23 页
TPM入门,主要介绍的是让设备提高效率,进而让员工让公司提高效率。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概念,一直知道TPM,但从未认真想过TPM到底是什么?
第一天阅读日,准备了好几天,期待了好几天,今天开始实施,还是有点小兴奋的。现在早上都不用闹钟,六点定时眼睛睁开,感觉像回到了那年高三,打酱油考研的时候也没有这样过。看吧,只要想干事,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1~100页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王小波的书,我有一个朋友,很喜欢王小波,一系列书籍都看过。曾经跟我谈起过,但因为我没有看过,话题也不深入。今天读的这本书黑色幽默极强(就如同作者本人所说“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的文化杂文,以及给其他书写的序与跋语,还有一些随笔。
黑色幽默我不是很能理解到位,曾经看过一部黑色幽默极强的电影《hello,树先生》,我表示看的不是很懂。
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积极的结论》,从大跃进到知识青年下乡,能感受到大众的盲目劲和不理性,也能轻轻触碰到一点点那个年轻时代的作者自己的心情,生了重病还要“保持形势大好”的心情;关于积极的论证我只是读完,读的不是很懂,字面意思都知道都理解,但深究作者的思绪寓意总是没有理头,对这段历史没有过多的了解,甚至不愿去了解。
作者的幽默劲真是无时无刻体现在语言中,涉及到的范围很广,话题很多,思想、科学、京片子、文化、女权主义、诺贝尔奖、梦想、迷信、还有写作的文体,每一篇文章中都能看出作者就是那个特立独行的zhu,年轻的时候有过伟大的梦想,梦想虽不见得都是伟大事业的起点,但每种伟大的事业必定源于一种梦想。
读着作者对诺贝尔奖的认识,就感觉在刷评论,有趣,生趣而又有兴趣,跟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区别呢。再加上作者对自己的学习方面的介绍,尤其是做化学实验,氯仿不知道吸了多少,发现原来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这样,都曾有过囧事,即使是教授,是文人也都拥有过快乐的读书时代。
让我很震撼的事是王小波竟然会编程,貌似写文章的软件就是自己编的,而且还特别相信比尔盖茨会成功。这对于我来说,有点颠覆,总以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都比较悲观,然他就是那个特立独行的。
读这本书,让我对作者生活的年代的有了一定得兴趣,一直都说文化大革命的时期有多艰苦,却从未想到有人竟然能写的这么有趣,大概就像作者说的幽闭类型的小说看多了吧。
有一篇文章写了科学与迷信,其中对于迷信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在胸中抹煞可信和不可信的界限,多事因为生活中的巨大压力,走投无路的人就容易迷信,而且什么都信。想想自己以前在老家见过的种种事情,就是这个道理,03年非典的时候,据说吃煮鸡蛋和蜂蜜可以预防,在那个偏远的小山村,人们还能相信什么,有其他可信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