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睿超丨这才是一款真正适合阅读的软件
阅读,一个可以陶冶情操,获取知识的行为。而随着平板,手机与其它便携类产品的普及,更为便携,环保的电子书也逐渐成为了那厚重的纸质书的替代品。
回忆一下吧!过去阅读纸质书,图书馆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原因也很简单,更为安静的氛围,更多的书籍,在充满氛围环境下,我们也更能专注地阅读。而电子书,或许在阅读的环境上多了几分选择,但是沉浸式阅读的环境与能够满足我们需求的书籍依旧是我们所需要的。
既然需求摆在那里,那么怎样的一款阅读类软件才能满足我们所需?我想说,百度阅读Pro 就可以。
够「简洁」
百度阅读Pro ,虽然是百度阅读上线以来的第二款阅读类软件,但是在 UI 上与它的哥哥「百度阅读」的绿色小清新风相比较,「百度阅读Pro」则就多了几分成熟简约的感觉。而在这里我提到的成熟简约,在你打开「百度阅读Pro」那一刻,就可以感受到。白色的背景,蓝色的字体,没有广告的骚扰。也正是因为如此,够「简洁」也成了我对它的第一印象。
三大金刚,组成一款软件
「百度阅读Pro」由三个板块构成,也就是在 APP 下方的三个按键。
• 书桌
这既是在软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页面,同时也是「百度阅读Pro」的首页。你所收藏,添加的书籍在这里全部可以找到。
• 找书
「找书」在整个软件中发挥着一个类似于「图书馆」的功能,通过最上方的搜索或者书籍的分类和排行榜的方式,让你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
• 我的
在这个页面中,你可以登录自己的百度账号,通过「用户指南」了解使用方式,还可以通过将 百度阅读Pro 「推荐给朋友」的方式来获取阅读时间。
更舒适的阅读环境
一个好的阅读软件,需要的不只是多么丰富的书籍,真正适合我们阅读的一个环境则更更为关键。
• 适合阅读的环境
而创造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的条件,往往都来源于软件的细节当中。而在我体验「百度阅读Pro」的一个月当中,「百度阅读Pro」中的几个功能,就带给了我一个不错的感受。
「书桌」式首页:读书是个慢功夫,但是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经常会阅读三四本书,因此,在挑选该看哪一本书时,「选择困难症」一定会犯。而在「百度阅读Pro」的书桌中,你一样可以看到你所收藏的书籍,但是,在一个页面中,只会显示到一本书与它相应的封面与书名,想要看下一本书,就需要通过向左或向右的滑动选择。
而对于想要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的小伙伴,还可以直接点击最下方的「完整书桌」。但是如果你收集的书籍多了,在最上方的筛选中,还可以直接筛选到更新内容的书籍。这一个看似简单的首页,却使得阅读过程变得纯粹了不少。
「单手」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需要一直抱着手机,所以难免会习惯性的单手握着手机趴着看书,而在「百度阅读Pro」中则就满足了我的这个需求。因为当你在软件中打开一本书时,你会发现,从调节背景到查看目录,调节字体大小,所有的设置都聚集在了右侧,既方便了单手握持,同时也解决了单手握持时不能设置的尴尬。
评星与阅读时长显示:在选择一本书时,除了书籍的内容质量,读完整本书需要的时间用多长的时间,则也是我关注的一个点。而与其以往的通过字数估摸,在「百度阅读Pro」的书籍详情的页面中就可以直接的看到。同时,还可以看到一个关于书籍的评星,提高了我筛选书籍效率的同时,通过软件中给出的时间,也让我能够更好的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
其实除了上面的三点,在「百度阅读Pro」中还有一些很不错的功能,都能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变的轻松,专注起来。但是对于我而言,单是这三点,就已经很好的满足了我的阅读所需。
• 用有限的时间,获取无限的知识
在「百度阅读Pro」的进入页面中,有着一句话,「让时间更有价值」。而这句话的含义,也在「百度阅读Pro」中解锁付费书籍章节时的方式上,阐述了出来。
和其它同类软件一样,在「百度阅读Pro」中也有部分书籍的后续章节需要付费解锁,但是与其不同的是,在解锁方式上,你除了支付费用,还可以利用起「书桌」左上角所显示的畅读时间来解锁。而在畅读时长的规则上,也十分的贴心。
• 每日启动App即送2小时畅读时长,时长可累计叠加使用
• 读免费章节,时长会充入畅读时长,解锁章节不计入
虽然在每一本书中,免费章节并不多,但是在「找书」的最上方中,还会有「新晋免费」提供,虽然是免费,但在我的使用过程中,发现那些书籍的质量也并不是很低。或许是因为免费的原因,如果你使用了「畅读时长」,在阅读过程会由广告的出没。但是它们并不会遮挡阅读的内容,同时你也可以关闭它,不受干扰。
时间,在「百度阅读Pro」中,似乎变得多了几分含义。但是与其用网游消耗时间,你不妨尝试通过软件中为你提供的有限的「畅读时长」来获取无限的知识吧!
尾巴
当你还在寻找着除了 Kindle以外的手机电子书阅读软件时,不妨尝试一下这款来自百度的「百度阅读Pro」吧?
活动详情
投稿丨「最美应用」邀请你参加「百度阅读 Pro」测评征文活动
作者:许睿超
投稿时间:2018.10.30
本文为「抛掉一切不必要」测评征文活动的参赛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