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生||公众号文章爱生活散文

不需要绝对的好,但一定要有相对的竞争力

2024-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百变笑笑生

大家好,我是小北。

很高兴又见面了。

真不容易,在电脑能正常开启和不能正常开启的夹缝中,抓紧时间码字。

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还不是我自己,啊哈哈哈哈哈。

固执到想榨干小本本的最后一滴血。啊~ 我怎么变成这样,突然对自己现在这副嘴脸有点厌恶。离不忍直视还有一步之遥。

感觉到自己的“残忍”以及时刻在提醒我要多码字的空空如也的荷包。

终于说到重点上。

对的,根本原因就是空空如也的荷包。

5555......

人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

我记得当初分配工位,配置了一个非常不好用的键盘。我向行政人员提了几次更换键盘,最终给换了。没想到的是比之以前更不好用,哎......

打字卡顿,某些按键像没上润滑剂的零部件,突兀的站立在键盘位置上。

过了一段时间,另外的同事来我工位借用电脑,他感叹:你的键盘真好用,轻轻敲击就行了,灵活得超出想象。

我回他:好用,你就经常来呀。

那可是我这几年一次次敲击键盘后得来的丝滑呀。

当自己适应了当前的环境条件后,对于某些配件的需求不再那么强烈。一开始的糟心,也最终被慢慢消化,直到其他人有意无意地提及,才会有所触动。

这是麻木么?

偶尔觉得这就是,但绝大多数时候这键盘并不影响我工作,慢慢也就不再把心思固定放在它身上,就这么被毫无察觉地转移了注意力。

其实这类似事件,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也经常出现。

不好不坏平平常常,取决于你如何看待。

说回我现在使用的小本本。

第一次坏是2023年初,突然不能开机。最后发现硬盘坏了,由于小本本太老旧,很多硬盘早已不能匹配,重新换了2手硬盘后又可以继续使用,真好。

一开始以为要花几大千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花了小一百就搞定,真好。

当时就有心理准备,想着能用一天是一天。美滋滋。

同时张小弟也做了两手准备:给我一个移动硬盘,里面有电脑系统。如果小本本不能使用(再次无法识别里面的硬盘)就用移动硬盘代替电脑硬盘使用,现在我就是用移动硬盘插在电脑上使用的,一切是那么的滑溜,嘿嘿。

偶尔不插移动硬盘电脑也可以启动,这个就要看运气了,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愿成功。

最近不能开机是从上个月开始(2023.12),断断续续吧,一会能开一会不能,中间隔几天开机又能正常使用。

嘻嘻。

这次电脑出问题,我心态特别好。不像第一次那样,心情糟糕。

不能开机的日子就开启阅读模式。待能开机后,则抓紧时间把读书笔记(阅读心得体会),用word记录下来,让自己重新记忆一遍,复习一遍。

干我们这种活路儿的人呐,就是需要多读多看多写,一点都不能偷懒,我说的可是真的。如果偷懒从写的文章中就能展现出来。

外加年纪大了,很多东西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记住,不像以前啰。不得不感叹岁月流逝,时间对待所有人都是无情无义。

咿呀,仿佛被电击一样,冒出了这么一句:当你在感叹岁月流逝时,你已开始慢慢变老,因为在年轻人眼里总觉得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而年纪稍大的人则总爱追忆逝水年华,总想抓住时间的小手,期待再次被青春撞撞小蛮腰。

嗯嗯,

有道理。

最近身边总有朋友说:如果能回到某某时间就好了,我想......

大家这是怎么了?!年底年初半夜三更就爱emo。

回不去的昨天,忙不完的今天,以及那想不到的明天。

少感叹了,唯一能治愈自己的就是努力干活,努力干活,努力干活。

那些能“预见”未来的神棍们,也不知道怎样了。

小时候,特爱看各种地摊文学,野人事件,外星第三类接触,各种未解之谜等等。觉得怎么那么神秘,为什么自己遇不见。

当然现在也喜欢看这类东西。只是除此之外又加了其它类型,哈哈哈,我想即便以后老得牙齿都掉光,刷牙剔牙时改用取下牙齿的操作模式,还是照样喜欢这类东西。

有些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这自觉自愿的韭菜,真是春风吹又生呐,嘻嘻。

呀呀呀,写了这么多,好像跟我一开始设想的题目关系不大,扯得有点远了。

原本打算写:《不需要绝对的好但一定要有相对的竞争力》。

第一眼看这题目,你们会不会感觉内容会特严肃,而在写之前我确实也想了很大一段严肃文字。

想着这类文章势必会分析一些:个人核心竞争力呀,现在这个社会的状况下,增强自我的职业发展,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呀等等一些列特别严肃的话题。

没错,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写的话确实会涉及到以上这些内容,然后重点放在自我的核心竞争力上,如何去锻造,去发现,去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等等。

其实这类文章,随便一搜网络上非常多,并且很多大神级人物早就分析归纳并给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建议。

同样的东西多次回锅不是说不可以,而是同质化内容已很多,流量池中优秀作品数不胜数。层级未达到时,自己费力写完,效果微乎其微。

写到这里,我想到:演过小龙女,杨过,令狐冲,韦小宝,孙悟空的演员那么多,为什么每一代的人喜好各不相同?这样的反复拍摄意义是什么呢?

一段时间后就会被人拉出来做比较,各种评论看法不断。

按理说这也是属于同质化内容,相同的作品被不同的人解读总会一次次的发现新鲜玩意儿,不断给人们惊喜。同时也会挑出很多毛病。

(偶尔自己回看以前的文章都是如此,更别说被广大群众评说的演员或是一些影视作品,艺术,书籍等)

而每一位演员本身特质就不相同。即便同一个角色,不同的人不同的演绎其味道也不尽相同。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各的艳丽,各有各的芬芳。

很早就有朋友在讨论相同模板下产出的脸庞以及妆容等问题(我们写文章也是如此,套路模板下的文字,首看新鲜,再看三看皱眉,多看后瘪嘴),时常怀念某一时期,某一些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达到审美疲劳后,就算是一堆俊美里混入一个二愣子也觉得此愣眉清目秀。

这就像,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黄金配角更难求。

像我关注的很多博主,他们非常重视账号的垂直性,这是好事。

很多平台对于垂直性也是非常看重,感觉这类文章和账号的推荐也会稍微高一些。只是他们保证了内容上的垂直性但所表达的观点却过于雷同,同质化非常严重。一件事情一类观点翻来覆去地讲,不是说不好,只是让人很难有再次点看阅读的想法。

关于这点,真的好难。

深深体会:众口难调,如此真切的展现在眼前。

小北本身的活计就是码字做账号,我也很在意垂直度,可真的就是写上几篇后就直接脑袋空空。

进入输入环节后,稍好。过段时间又不行了,如此往返循环。

所以,对于一直保持账号垂直度的作者,我非常佩服。

向优秀作品,优秀博主仿写借鉴学习,适用于前期初学者。

学徒生涯,不就正是这个过渡期么。只是这个过渡期因人而异长短不一,越往后期越需要走出自己的道路。

当然并不是说从此就可以出师不用再继续学习,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嘛,但凡比自己优秀的博主,写得比自己好的文章,好的思路都值得学习借鉴。

如果能从另外的某些角度去分析解读同一个题目同一个问题,则完全可行。只是前期的思考,角度切入的选择以及寻找收集资料所花费的时间并不会少。

等找好后,还有没有精力写出来,这又是另外一回事。

半途而废并不少见。

就码字这事来说,有些作者前期准备多年,后期提笔短时间内就能完成。

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下码字这碗饭。

所以很多人又有这样的观点: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天下文章一大抄,你抄我抄他也抄。(还有后面两句,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而这样的观点并非现代人才有。

不难发现,很多人为了所谓的创新,更好地吸引眼球,选择剑走偏锋。

瞧瞧,这都快把人给逼成什么了!卷啊卷,不就来了么。

当人们都在盘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时,抢跑就堂而皇之地有了技巧,成为一门生意。

不是不可以,不是不能有,只是并不赞成毫无下限过于投机取巧。

脑子不加控制的幻想,轻松就能获取的东西,当被轻而易举地获取后如果再让其辛苦耕耘踏实劳作,他们并不愿意。

费洛姆曾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经济行为决定。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恶并存,具有善良的倾向,也具有邪恶的倾向。同时指出,人是无法从外部来塑造,唯一能做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激发其潜能的条件。而潜能的发挥则是与环境相关。

“置身死地而后生”极端条件下往往能激发很多未知潜能,只是这样的代价何其惨重,很多人根本走不到这一步就会倒下。

“危机”二字也是如此,彼此相伴而至。

只是,当平衡被打破时,自身也终将被吞没。

重塑自身,打破自身,这简短的八个字,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回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大家做什么工作,明确一点:请务必做长期学习者。尤其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自己的专业领域这块。而不是因为需要才想着去学习,临时抱佛脚有次数,有运气。

每次都能行,那玄之又玄。

佛祖(贵人)给了你庇佑,当佛祖(贵人)来向你讨要功德的时候,你能回以佛祖(贵人)什么?

只有自己真正拥有,才真正属于自己。

试着想想: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核心竞争到底是什么?

在有限日子里,完整地做好一两件事就已很棒了。

我的确也是这样想的。

很多事情做不了也做不完,就算堆起来,也没办法完成,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压力。导致头发掉掉掉。吃什么补什么都白瞎。

前不久新闻一个小姐姐离职退了600多个工作群,真是离了大谱。当时看到这个新闻,并不想发表任何意见,无话可说只觉得过于离谱。

什么样的工作需要600多个工作群。在我这个层面我很难想象,也想不出来。

但我却除了觉得离谱外还有一种见怪不怪的思想浮现,甚至觉得这个世界上发生任何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不会过于奇怪。

“冷漠”二字浮现出来,这不是好现象,我自己也有大病,得治。

现阶段也想不了那么多,专心干好一件事就行,那就是:好好码字。

对了,还有另外两件事:好好吃饭,按时睡觉。

写在最后:

人们的不同面并没有全部展示出来也无法全部展示出来。这也并不是多大回事,谁都不能保证自始至终完全表里如一。

一开始码字时,总爱看前辈们写的干货,很多人都在讲“人设”。教小白新人们如何建立账号,如何给自己立人设。

有必要么?很有必要。只是不要迷失在自己打造的“人设”中无可自拔。

知名学者戴锦华老师曾说过:

“在探寻艺术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你爱这些艺术家却不爱他们的作品,或你真爱他们的作品,你却知道艺术家是多糟的一个人。请尽可能地与艺术家保持距离,人品与文品并不完全一致。”

确实如此。

很多时候都有一层或多层滤镜的加持。

但还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可以放逐自己哟。要有相对的竞争力,至少在自己的这个领域里要如此。

感谢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我们下次见咯。

以上,祝好。

Good Day

2024.1.4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