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2022-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剑简

(必做)读完这一节,你对“奉献精神”的认知与之前有何不同?

在此之前,我对“奉献”的认识,是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在说到“奉献”一词时,总是习惯于在“奉献”一词之前贯以“无私”。

也正是很多人基于这样的认识,私下里谈论“奉献”一说,多半出于嘲讽,久而久之,人对“奉献”敬而远之。

看了这部分内容,我很认同哲人的观点:真正的奉献并不是以过度牺牲为代价,而是在为他人“奉献”的时候,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也就是所谓利他,其实是为我。

这点从道德上讲,似乎是“伪善”,但仔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利他,而为我,人才会真心情愿的付出,才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持续投入的去做好一件事,真正做到无怨无悔。

(必做)书中提到建立共同体感觉要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与“他者贡献”,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请问对你而言,哪一点比较难做到?为什么呢?

他者贡献比较难做到,书中有句话说,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按道理讲,努力践行这种说法,确实可以加深私人感情,融洽人际关系,毕竟,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动物,每天接受别人的“馈赠”,人相应的会给予感激或回报,给人留有好感,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包括现在,常听对年轻后生赞誉之词:这后生不错,肯动!隐含的潜台词就是有人从他勤劳中,获得某种利益。

但反过来讲,似乎对年轻人不公平,“肯动”,勤劳固然好,但作为他本人从中获得了什么?如果仅是别人的一句赞誉,体现不了自己的价值的话,在我看来,与其不动,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更好。

这里,我想到了古时候的佣人,太监,他们的工作应该每天都在思考为主人做什么,断断不敢妄想主人为他做什么,他们的他者贡献顶顶纯粹,可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

而事实上,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多如牛毛,无聊枯燥透顶的活,如果整天沉浸在里面,的确也是为他人做,他人也会认可!

但当我们思考意义与价值时,人,很容易处于虚无与迷茫中,失去人生前行的方向。

所以我更欣赏的一种说法:奉献,不是牺牲自己,而是为他人劳动的同时,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

(选做)读完这部分,你对书中的哪部分内容有困惑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