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哲学过程:讨论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几个层次
人的心灵从自我感知到拥有自由意志 这样的思想内在精神的演变过程
历史中如何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中世纪的基督教时期 所谓的苦恼意识
到了后来近代资本主义所形成的那么一个现代自我欲望的时期
最后达到它所谓的德意志精神的那么一个无限精神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
谈到人类历史进程如何从一个法权的世界 到一个 道德的世界 如何又到一个宗教的世界 最后又如何到一个哲学的世界这样的一个过程
那么人类的自我意识包含哪些呢?
首先是一个法权世界(人在社会上生活要遵守一些法律)
但光是法律是不够的,如何变成一个有道德的世界
道德的世界是不够的,如果要变成一个审美的世界就是大家觉得世界中有美的世界
美的世界也是不够,要一个宗教的世界(黑格尔毕竟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认为宗教毕竟是上帝呀这些
还是一个人格化的东西,最后要达到绝对的知识绝对的抽象的概念决定的哲学的沉思,他认为最高的境界是哲学的沉思)
美学只是哲学沉思的一个形象化的表现,宗教只是哲学沉思的一个人格化的信仰对象的状态 到了哲学概念 才是人把自己作为主体
达到主客观的统一。<精神现象学>处理了这系列的问题,又贯穿到了历史整个西方历史走一遍,又把人类精神层面,法律道德,宗教到哲学又走了一遍。发育了黑格尔的左派, 马克思,柯耶夫,马尔库塞 都注重精神相学。
哲学它通过概念来展示自我意识的历史过程 生长过程
<浮士德> 通过诗歌,史诗 展现一个人类精神的过程
浮士德 上下两卷
上卷:展示一个小我的世界,一个个体人所经历的一个世俗的世界(人和魔鬼打赌的故事)
展示人的人生的几个经历1 男女爱情 2 追求功名利禄(核心展示悲剧 例如 <少年维特的烦恼>)
下卷:人不是世俗中一般正常的人,这个浮士德这个人可以理解为一个民族的化身,它代表当时的德意志民族,这个民族面临自己如何生长塑造的问题,安身立命的问题。
如何实现民族的精神?就是一个大我的问题。
上下卷处理人类在寻求自己的精神的安身立命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是一个史诗 。就是通过这么一个方式给人类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问题。
人类的普遍精神是什么? 是一种来自基督教又反对基督教的精神(不承认基督教是人类历史的终结)
以人为中心的理想世界,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永恒动力.(人追求到最后就会堕落,例如罗马,基督取代天主)
基督教的核心是提供一个彼岸的世界,人最后被这个彼岸世界的精神给严重地压抑和窒息了
人最后变成了一个人性被约束的状态,对各种美的追求对欲望的实现 所以人性中的很多东西被这个教给严重制约了。所以才有漫长的中世纪以及纯粹教权
曾经古希腊的世俗世界 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人不足以支撑这个世界,就堕落了。
以神为中心的世界又把人弄得非常的干瘪,没有感性的内容。
在这样矛盾的纠缠下 就出现了 作为浮士德 背景出现了,歌德企图克服这两个都是不好的东西。
这个浮士德精神到底是什么呢?
浮士德精神有两个赌的意义
表面 浮士德和魔鬼梅菲斯特打赌 魔鬼说你想要什么我能达到你的满意满足你,你就输了。
人觉得人有无限的欲望,你给人提供任何东西都不能满足人的欲望。赌在这里说小世界大世界
还有另一个赌 就是开始时魔鬼和上帝的赌 上帝认为人是恶的,但也值得被关注。魔鬼认为人就是恶的,不值得关注
在浮士德 露出满足后,他输给了魔鬼,但是在上帝和魔鬼之间的赌的过程中,上帝认为
由于和魔鬼打赌时的那个人有了无限可能能力性后,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人。恰恰是这种新人是值得上帝垂爱的。
就是之前那个没有欲望的人实际上从上帝眼光看来他不是真正的人,不值得垂爱
然后受到魔鬼诱惑后,把人的创造力释放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而这个创造出来的诱惑力恰恰是魔鬼的诱惑。
这里就颠覆了传统基督教的观念 基本是太初有道后来改成 太初有为 (真正的道不是形式上的道 就是人的生命不在于静止的肉身人真正的生命在于人的作为,人的创造性的作为,而这个恰恰是人的生命所在,是上帝认可的)
基督教不主张人有多大作为,人的作为都是神的恩典。或者说人是没有独立于神的自主性。
于此歌德建立了一个新的神学观,而这个神学观恰恰符合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观念。就是人要创造,而不是在那里祷告。
但为什么是一个悲剧呢?
19世纪悲剧<浮士德> 和20世纪悲剧 艾洛特<荒原> 对悲剧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但终极问题还是 人神之间 。在上帝和魔鬼之间,人到底应该有所作为。
换一个角度:人身中包含着上帝的神性力量和魔鬼的毁灭力量 在这之间。
最后文章来自 高全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