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后给我弟交学费,我妈说是借我的钱一定要还
我和我弟弟相差一岁,我工作以后,我弟还在读研究生。作为农村家里的孩子,我们那边很多都是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的。
我是读了本科毕业出来的,我们两个读书,家里的钱只够供我们读书的。后来我毕业以后,我爸妈有时候钱周转不过来,我弟要交学费的时候,我就很积极的说,我先转钱过去了。那时候我妈就说,钱是找我借的,以后会还给我。
当孩子长大毕业后,开始赚钱了。父母怎么处理孩子之间金钱的问题,这对家庭的和谐越来越重要了。
01
在我老家,很多年轻人生完小孩子就把孩子留在老家了,大人在外面打工。小孩子的一切生活开销很多都是爷爷奶奶负责的。爷爷奶奶除了在生活上,要花时间照顾小孩子。在金钱上,还要提供一切花销。这让很多年轻的爷爷奶奶们也是忙着操劳赚钱的。
年轻的时候,要辛苦的养孩子,年龄大了,还要辛苦的养孙子。
我妈,总是说,孙子应该归孩子的爸爸妈妈管。爷爷奶奶帮忙带就很好了,至于小孩子生活开销的钱孩子的爸爸妈妈们至少也应该是他们承担的,毕竟那是他们的孩子,是他们的责任。
每个人都是有每个人的责任的,养儿子是他们的责任,养孙子却不是他们的责任。这方面,我觉得我妈妈拎得很清。
02
女儿嫁人了,对于娘家的事,到底应该管多少呢!这个度一直需要好好把握的。
有的人嫁人后,自己的兄弟过得没有自己好。爸爸妈妈在家里会帮着自己的兄弟,应该心疼爸妈的操劳,也想着帮自己的兄弟一把,这个到底怎么帮,有的没做好,也会引起家里人的埋怨的。
作为已经出嫁的人,首先应该是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对于爸妈的事,自己的责任一定是要负责的。平时给爸妈买东西,过年的时候给爸妈一些压岁钱,这都是无可厚非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爸妈生活的更好一些,这都是可以的。
对于自己的兄弟,那他成家之后,他家里的事就要尽可能的少管了。那是他的生活,有的是他应该负责任的事。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相互送送礼物,互相帮助,做好这些就可以了。对于他的生活,不该我们插手的尽量少管。要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03
联想到我自己,我对于我弟弟还是在金钱发面给他的还是比较多的。不过他在这方面也是很懂事的。在他没毕业的时候,我平时也就是有的节假日的时候会给他一些红包,平时生活费方面很多都是他自己花的钱。
在过年的时候,我每年都会给他压岁钱的。前几年没毕业的时候都给了6千块钱。后来他结婚之后,我再给他钱,他也很自觉的没有收。我后面也就没有给了。
我打算以后不给他压岁钱,过年的时候就要送些小礼物了。
我工作后,后面借给了他一些钱,后面我打算买房子的时候,他又很自觉的打算把钱还给我。
现在我们之间的金钱来往已经很少了。但是相互之间,在这方面的分寸,还是拿捏的比较好。
我们俩现在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生活,金钱方面联系的比较少。平时的生活方面还是要有更多一点的关心。这样我们的关系不会最后只剩一些血缘,而没有其他了。
04
在家庭关系中,大人能不能拎得清,这是很重要的。父母在这段关系中,起得是主导地位。
我爷爷奶奶家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很好。中国很多的老一辈的父母,有的会有一些重男轻女,有的会是喜欢小儿子的,有的会是喜欢大儿子的。
我奶奶是很喜欢大儿子的,偏偏我爸爸是小儿子。自从成家之后,这些生活中小细节方面就体现出来了。我奶奶连着我大伯家的儿子也比我们更偏爱一些。在我小的时候,平时有好吃的,都是留给他们的。
我爷爷在世的时候,我爷爷还会平衡一下。我爷爷去世之后,我奶奶就照着自己心意行事。其实,农村里就算偏心,也没有多少便宜好占,毕竟家里也不是有什么家产好继承的。
生活中的矛盾,很多都是体现在生活的一些细节方面,长年累月,才会有后来的爆发的。
现在他们的关系还是很不好,只是维持表面的过得去。
05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总会有自己的偏爱,可能也会有厚此薄彼的情况。但能更好的平衡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很重要的。
我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确说了,儿子以后养老,以后留的钱会给弟弟比较多一点。但我上学,他们也是非常支持的,只有我能读,就一直送我上学。可惜,我成绩也不是很好,高中还复读了一年。上大学后,为了不想让我一出来工作就有还贷款的压力,我大学都没让我申请助学贷款。
所以,我还是很感激他们的。他们说在儿子头上,可能会给的更多一些,但毕竟给女儿的也挺多的。这我还是很理解他们的。
在家庭生活,这方面。我妈妈还是一个很能拎得清的人。
该是谁的责任,就应该是谁的责任。虽有所偏颇,但双方都能互相理解。因为觉得义务不同,付出也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