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78/1000】你一直都有自己的选择
标签:#阿德勒#万维刚#选择#故事
阿德勒的逆袭
知道自己可以“选择”是一个很重要思想,这也是通往强人之路的必要条件。
以前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很多人(包括我)就在性格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试图扭转自己的性格,进而改变命运。可是,弗洛伊德的却说,一个人的性格,在你五六岁的时候就基本形成了,想要改变是非常难的。
现在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观点有问题。阿德勒就明确指出,弗洛伊德就是在胡说八道,他就坚定地认为,你的生活模式,你的命运,完全来自与“选择”,你自己的选择。这与其他人、与小时候发生过什么都无关系。
阿德勒用自己亲身经历,就是一个铁证:
阿德勒的童年就非常惨,从小体弱多病,差一点因为肺炎死掉,还得过佝偻病,所以个子很矮,运动能力也差。就连运气也不太好,还出过两次车祸,成绩也不行,班上倒数,所以整个人就很自卑。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底子差、又自卑的小阿德勒,最后实现了逆袭。他努力学习,从班上倒数变成了尖子生。因为小时候总生病嘛,所以他就想当医生,最后考上了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博士,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更不得了的是,他还受到了全世界最出名的心理学家的赏识,跟着他学习了整整9年,成了一代心理学大师,最终创立了一个新的心理学流派。
关系思维带了的多样性
在《自我发展心理学》里,陈海贤提了一个思维模式,叫“关系思维”,意思就是说,没有完全独立的个体,我们都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里,不同的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自我。这就把我们从固定的性格中拉到了关系的世界里。
比如一个暴躁易怒的妈妈,正在骂自己的女儿,“你怎么又在玩手机?你的作业都写好了吗?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在这个关系里,她就是有个暴躁易怒的妈妈。
这个时候,来了一个电话,妈妈一看是女儿小学老师打来的,她会立刻满脸笑容地说“是老师啊……孩子在学校让您多费心了……”,在这个关系里,这位妈妈就瞬间的变热情有礼。
关系思维,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多元,与其自责自己的性格不好,不如想想是不是关系出了问题。
派克的故事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不同个性的背后,其实是一个选择。很多人说我没有选择,孩子不好好学习,我真的很生气,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再回到那个生气的妈妈身上,她真的控制不住她自己吗?我们看到,当她接到老师电话的时候,她的转变可是在一瞬间就完成了。在阿德勒看来,发怒是她主动的选择,她是在通过发怒来控制孩子,进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派克,在书中就讲了一个他自己的例子: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把工作拍得非常满,一般下班都是4点半,他却要接诊到晚上八九点。回到家,老婆抱怨他回家晚,他自己也很委屈,工作已经很累,回到家还要遭埋怨。
有一天,他就去找主任医生商量,问能不能安排他几周不接受来访。
主任医生同情地说:“哦,我看你遇到了麻烦”
派克:“谢谢您,那您认为我该怎么办?”
主任医生有重复了一遍,说:“我不告诉你了吗?你现在有麻烦了”
派科急了:“是啊,我是有麻烦了,所以才来找您啊,您认为我该怎么办呢?”
最后,主任也无奈,又强调说:“我同意你的话。你现在确实有麻烦了,你的麻烦跟时间有关。是你自己的时间,不是我的时间,所以不是我的事。”
……
在三个月后,派克突然意识到,主任说得没有错。我的时间是我的责任,如何安排时间应该由我自己来负责。花更多的时间接待来访者,这也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
派克本是想把责任对到主任身上,工作累成狗,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都是因为工作的无奈,事实上,花更多的时间来接待,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如果阿德勒在的话,会说“你之所以选择累成狗,是为了某个目的”。至于这个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想想看。
选择需要勇气
意识到自己可以主动选择这个思想,是通往强人之路的必要条件。
其实,尽管知道自己可以选择,能选择。但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把问题归结到不幸和性格的缺陷上,甚至还会抱怨这些不幸和缺陷。选择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改变生活方式是由风险的,这可是早已习惯的,我们“需要”不幸和缺陷。
这就是强者和弱者的区别:弱者没有勇气改变,强者敢于改变。
岸见一郎说,阿德勒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当然,勇气也不是拍着胸脯说“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完事了,还需要做一些其它的功课,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