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哲思哲学

情感批判论

2019-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焦克城

当我问人是什么时,总有人告诉我,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动物。每当听到这个回答时,人们的表情甚至总会显得不耐烦。似乎这是特别小儿科的问题。人们总是这样,总会免不了陷入独断论。

人是什么的话题,对我来说是大问题。当然这么说并不是我对上面的回答有什么意见,也不是说我有新的关于人的定义。而是对于回答的本身我有更多的探讨。

人首先是思考的动物,思考予人本就具有一定重大作用。当然思考的本身也是极复杂的,在认识科学中有详细的说明。这点上本文并不加以过多叙述。

人是情感的动物,情感在人际之中的作用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情感的作用本文并没有加以怀疑,而是用更细微的眼光发现或者说是重新看待情感。

情感的产生条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的刺激模式,另一种是主体的意识刺激。先看第一种,第一种情感的产生更多的是基于外部物质,如我吃一顿饭,然后变的很开心。这种情感是低级的,直接的。当然如果过多的追求这种情感,可能会出现拜金主义,利益主义等。另一种情感更多的是基于内部,它不是直接由物刺激反应的,而是在物的反应下形成感官材料,通过人的感受与想象加工为意识材料,由大脑传递全身,甚至进而影响人的物质行为。这种情感的影响是持续的,普遍的,高级的,间接的。如果把握不得当的话,甚至出现精神及心理问题。

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人们对人的认识越来越迷茫。表现在对人概念的成分认识不清。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人们对于外在的情感都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没能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而发展,人们的思想表现出高低不齐。当代内在情感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产生许多恶劣影响,都说明当前我们对内在情感研究的必要。

情感问题出现的谬误,及归谬。人们总是常常把情感与客观对象联系起来,这里的对象不只有客观的实体,还包括思维的实体,比如回忆,幻想,猜测。人们还总认为客观对象是导致情感的因素。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成立。若是由客观的物质引发的情感,影响主动性的并非是物质,而是人体内情感材料的加工,这包括人的经历,人的理解,人的感官。比方说人们看见花开就开心,可是失落的人看见花开就更加伤感。还有当别人看起来很可怕的东西,你却感觉很可爱。这都说明主体的影响性更大,物理的属性是恒定的,主体的感官却是易变的。既然人对人的情感拥有主导影响,那么人们常说的物质情感论就是谬误。我们往往可以看见很多贫穷的人家活动津津有味,而富翁却总是愁眉苦脸。古代的皇帝未必比乞丐幸福。

若是由思维实体引发的情感,这是近年来最多见的。所谓的思维实体就是把一系列的思维对象客观化形成的。隐藏在人们心底,长时间挥之不去。思维实体的思维对象具有广阔性,无限性的特点。它可能是过去的,现在的,甚至未来的。可能是存在的,也可能是未存的,更可能是根本虚构的。它不仅可能只是一种对象,甚至可能是多种对象的联合。这种情感的影响是内在的,长久的。对于此类情感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直面情感对象。认真分析情感对象出现的原因,自己情感调动的原因,分析这种调动是否合理,清晰的认识清情感的表现及对象。人往往容易把情感的引发与这些思维实体联系起来,当然人们习惯性的察觉出每当自己情感受到引发总是随着一些思维实体发生,人们误以为这些思维实体所导致情感的引发。思维实体经过上面的清晰认识之后,并不会其本身产生多大的困扰。人们往往产生困扰的其实是自己主观性的情感扰乱。只不过这种扰乱总会借助于一定的实体,由一定的实体表现爆发出来。实体本身因为规律性的把握,彻底性的认识。本身并不会给人带来扰乱。比如,老师明天告诉你,明天不用上课。那么你决不会为明天是否上课而担忧。但是如果老师没告诉你,明天上课不上课,你就有可能对明天上课与否担忧。所以实体本身不会给人困扰,当然认识论中已经明晰没有不可认识之物。那么这种具有寄托性的情感困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它并不是由客观的实体引发的,而是一种主体性的主观情感的堆积。我们可以放开自己的内心,真正的合于道。把体内的主观情感与客体的规律有机的结合起来。除去非念,杂念。保持有机的生态心灵。

对于主体内主观情感扰乱的研究。这种思维具有任意性,可以是虚假的,可以是真实的,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我们可以思考日常生活的琐碎,也可以思考本来就远离生活的宇宙。可以思考今世,可以思考来生。主体内思维具有任意性,人的情感也具有任意性。甚至随着思维的悲剧而伤感,尽管思维对象是难以发生的虚幻。人的情感具有物质的承担者,物质的器官为心。一切的情都出自心。心具有定向性的特点,及一旦确定某个方向,需要花更大努力才能改变其运动方向。如果一个人沉浸在悲剧过久,情感的任意性就会受限,成为悲剧的原意识。如果一个人沉浸快乐中,情感也会成为快乐的源泉。心还具有其它特性,如悲伤的情感重,快乐的情感轻等特征。人们总是很容易沉浸悲伤,却很难开心起来。以上这些都是导致情感扰乱的因素。我们只有把一切感知物客观的看待开来,把握其规律,理解内涵。并培养自己的内心,做到不为所动,不强加因果。说到底,只有强大的内心,才是克服的根本。

我们对于情感的控制,不要自以为的构建因果,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有着自然无形的法规,人只有顺应自然,把握自然,在规律的基础上立法自然,才能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我们生来看似自由的,其实自由只是找到隐含的和谐,并非真正完全意义上的放开自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