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
过年回外婆家的路上我爸总会放几首歌助助兴。毕竟近四小时的车程不是那么容易开的。虽然听歌兴趣不太一样,但每日推荐的歌单也会凭大数据推出我曾经听过的歌。
这次的路上再次推荐了《perfect》这首英文歌。这首歌最开始是因为我妈在马来西亚的时候报的英文课程,它有个早间电台,每天早上推荐一首歌或是教一些单词语法什么的。我每天早上都在那个电台的环绕下醒来,迷迷糊糊地吃着早饭听着电台,开始我一天的生活。我第一次听到艾德·希兰唱这首歌我就有被惊艳到,随后默默地记下了歌名。回国之后有机会便会听《perfect》。我当时那么喜欢它——无非是因为它满足了我对真爱的幻想。我现在仍很喜欢它的歌词,但已不再听了。这其中有一点是因为:有那么多好歌,而我却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假如人类能长生不老的话,我仍有无限多的事能去做。而在我有限的生命中无法领略完这世界上的好书好歌······有那么多美妙的事物都在等待着我去发掘!
我甚至因为对这首歌的喜欢而在音乐课上唱了这首歌。当然结果不尽人意就是了。感谢回忆的滤镜让我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让我误解我那时候很快乐。当时我也有听别的歌。印象比较的深的有《海阔天空》和《探清水河》。
有一个周末我妈拉我去千岛湖找她的同学去玩。当时我每周都要写一篇周记作为语文作业上交,可惜我那周什么都想不出来,丝毫没有灵感。正好我音乐放到了《海阔天空》,我建议我自己:“要不就以《海阔天空》为主题写一篇吧。我本想将此作为备选方案,奈何我半天过去仍没有其他思路。只得在极抖的车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我听《海阔天空》时的想象。说是想象吧,实际却极为牵强。我本就不会在听歌时进行想象,这是我从未有的习惯。这下要我为了一篇周记而强行去想,我只得从歌名入手,稀里糊涂地描绘放晴前的大海这样的意境,并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叙述破晴这样无比俗套的发展。于是这篇周记成了我最不满意的周记,并且它还让我写得非常吃力。自此,这样痛苦又毁歌的行为我再也没做过了。
而我爸那时在听《探清水河》。我听着觉得很有国风韵味。我们语文老师社团时给我们讲相声的有关内容,所以我也就听了有一段时间。但听多了那悲惨的故事之后我却不忍心再听了那样悲情的故事是我不喜欢的。但也正是悲剧更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次听完《探清水河》我都会有些惆怅。我不太想让我的心情陷入消沉,于是渐渐地,这首歌就淡出了我的视野。
嗅觉能让人唤起比视觉更强烈的回忆。但我认为听觉也可以嗅觉与听觉比视觉更难意识到,相对于视觉,我们更加倾向于无意识地使用这两种感官,而这反而使我们无意识中将所听到的声音所闻到的气味于当时看到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再次听到或闻到相同的声音或气味便会唤起当时的回忆。
如此看来,我曾听过的每首歌、我曾闻到的每种气味、我曾见过的每种事物,都为我好好地封存着我曾经的记忆,无论美好或是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