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在哪里,能量就流向哪里
在一个岛上,有一片香蕉园。
香蕉成熟时,岛上的猴子经常来偷食,岛民们头疼不已。猴子们经常趁夜色而来,一番糟蹋,让人防不胜防。一段时间之后,岛民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们在香蕉树上,用结实的绳子,拴上椰子,椰子上打了一个猴爪大小的洞。椰汁被倒空,里面放上一种甜米,这种甜米是猴子特别喜欢吃的食物。
夜幕降临,偷惯了香蕉的猴子,又如约而至。不,没约就来了。一只小猴子,探头探脑观察敌情,确定安全后,噌噌噌爬上了香蕉树。扯下,剥开,吃掉一根香焦。当再伸手够香蕉的时候,哟,小猴子忽然看到头上有一个椰子。它好奇地伸手,不,伸爪碰了一下,迅速地收回。
哦,安全。它接着又试探地碰了儿饮,没事儿!不但安全,而且,椰子的洞里,散发出诱人的甜米味道。小猴子完全忘记了香蕉的事儿!它在椰子洞口摸索了一会儿,内心好一番纠结。终于抗拒不了诱惑,伸爪进去,握住了那团甜米。
可洞口的大小,只能容猴爪进去。进去是进去了,可握住甜米,攥成了猴拳,就退不出来了!
小猴子百般挣扎,可无论如何挣不脱。它想连椰子一起扯下来,可绳子将椰子牢牢系在树上。它只需要将手里,不,爪里的甜米松开,就可以挣脱。可那诱惑太大了,它怎么也舍不得。
就这样折腾了一夜,小猴子精疲力竭。第二天早上,岛民赶来。看到有人过来,小猴子剧烈挣扎,但还是不舍松手,最后被生擒活捉。
用同样的方法,岛民又逮到了几只猴子。猴群里一传十,十传百,再也没人,不,没猴儿敢去偷香蕉了。
总结:“猴子是多么容易分心啊!本来它们是要偷香蕉的,而半路受到了吸引,分了心,就忘记了自己想要什么。作为猴子的后代,我们也是很容易分心,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
成功的秘密,非常简单,就是专注。
注意力在哪里,能量就流向哪里。
时间花在哪里,成果就出在哪里。
以上故事,摘自《把工作折腾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很高兴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定位训练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在每次作业的实践中,有过担心,有过纠结,有过拧巴,有过傍徨,有过不安,也许现在还在纠结自己的定位,又或许还不清楚该如何定位。虽然作业做得是如此的困惑、不安与纠结,但我们依然在坚持的做着,还一次比一次做得更细更认真。这一切都得感谢定位训练营的师资团队们的辛勤付出与幕后解围,感谢科目式的训练营,感谢同学们的鼓励,让我们学会了觉察与思考,打破了原有思维模式,让自己的认知在悄悄的产生化学反应。我们以为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在小组讨论中我感受到大家都是很有想法的,也清楚自己下一步该作如何找到切入点,如何挑战突破。不敢确定,我想就是在这高手如云的训练营中,感到自己优势资源不如人家,底气不足,自卑而让自己走不出误区,把自己锁在自己的牢笼里。我也是同样的感受。
回想,前面昂sir所讲,“我们多数都是普通人,定位只是帮助我成长更踏实。”定位是寻找到自己可见而独特的价值。又如昂sir所讲,“初心不是最初的那个心愿,而是在持续探索过程中,逐渐发现真正契合人生的使命。”
我想,在探索寻找自己的那个定位的过程中,要关注的是自己,关注自己内心的觉察与思考,多看多学同学的作业、觉察与思考,学来绝非是简单的迁移与照搬,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与环境是不一样的,内心所期望的样子都不一样,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拥有的资源方向与多少也不一样,但我们进定位训练营实践,都有着共同的初心,那就是成为自己期望的那个样子。
自己期望的那个样子,绝不是在梦里所想,而是自己想为之而奋斗的事。既然定了,我就要行动起来,专注自己的觉察与思考。我要像小黑鱼那样勇敢面对,慢慢的,但依然坚定的往前走,才有可能让自己看到庞大的系统,才有可能让自己链接到更多的人,才有可能让自己走出自己的牢笼。
请为自己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