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16周总结&预习-生活就是经济学的实验室

2017-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势从千里奔

器官权利界定,将随着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器官已经不属于病人,而病人还享有知情权的话,那医院要不断地告诉病人,他的器官用在什么地方,这个成本也是巨大的。而且这种不断的告知,如果跟病人的利益没有瓜葛的话,这么做也没有意义。

所以,这个案子最有趣的地方,是大家感情上总是觉得,病人至少应该知道自己的器官用在了什么地方,但他们为什么要知道呢?知道了以后他们能够有所行动吗?一旦病人可以根据他们知道的信息做出选择,那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兜售器官了。

这就又跟大家心目中的另外一个标准,也就是说器官不应该买卖相矛盾了。这是这个案子最有趣的地方。

当然,我自己相信,对器官权利的界定,会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社会上对器官的需求的变化而改变。

我的回答 也没有跳出道德判断和直觉思维,非常惭愧。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感情上总是觉得……”,但这不是经济学的思考方式,经济学要思考的是,面对不同的选择,人们的行为会发生什么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会带来什么结果。我在思考时,应该暂时抛开道德,放弃直觉,仅从逻辑上去思考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化整个社会的利益。

生活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实验室

这才是经济学真正迷人的地方,单是一个边际递减规律,就是可以直接放到多个场合帮助思考和判断。

边际收益绝对是底层思维模型,比如:

有同学提到加拿大毒品合法化,我查了查,资料里只提到在加拿大吸食或服用大麻制品是合法的,并没有比美国的几个大麻合法化的州走得更远。美国曾经还禁酒13年,想想这些,也就觉得这些限制都会逐渐消失。

在美国实施禁酒令期间,很多超市里卖葡萄汁,葡萄汁的瓶子上面贴着这样的公开警告:

千万不要按照以下12个步骤来处理这些葡萄汁,因为如果你按照这12个步骤一步一步做的话,这些葡萄汁就会不幸地变成葡萄酒了……

这真是有趣的故事。

经济分析中最漂亮的一幕

仔细琢磨一下这四条曲线的关系。这四条曲线刻画的分别是边际的量、平均的量和总量。在理解这几条曲线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可能增加了一些难度,但一定会得到巨大的回报。

工人数量:这根曲线最容易理解,随着船上工人数量的增加,总产量开始增加,在6位工人时达到最大值,然后持平,最后下降。
边际成本:船上多一人,岸上就少一人,边际成本就是这个人放弃的岸上能打到的4条鱼。感觉上,边际成本曲线应该是y=4x的曲线,而不是y=4的曲线。回到边际的定义——新增带来的新增,新增的成本才是边际成本,这样就能理解为啥它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了。
边际生产率:第2位工人上船后,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10,随后掉头向下,在第5位工人上船后,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也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然后继续一路向下。
平均生产率:平均产量也在第2位工人上船后达到最大值8,然后一路下滑。从这个角度看,应该由“平均产量”决定集体成员数量,一旦平均产量到达顶峰,就不应该再加入新成员了。

生产决策,总产量并不是越高越好

每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我们应该盯住的不是总量的最大化,而是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之间是否达到了均衡。超过了这个均衡点,就会得不偿失。

周五辩论题

企业应不应该把员工当做家人?

正方的观点是企业应该把员工当做家人,最好是实施终身雇佣制,这样员工就会一心一意地为企业服务了。

反方的观点则认为,企业绝不应把员工当家人,当员工的才华和企业发展的方向不匹配的时候,他们的合作关系就应该终止,各谋发展(这跟家人就很不一样了,我们不会解雇一个家人)

我选反方。

把员工当做家人就等于集体所有制了,集体所有制的平均产量决定集体成员数量,任何企业都会达到逐渐达到最高的平均产量,这时候,集体成员就会固化下来,不再允许新成员的进入,因为不能开除员工也不鼓励员工离开,企业之间就的人员流动性就很低,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员工只能走向失业。

预习

下周继续讲渔村的故事。

渔船的治理模式,将从集体所有制,转为私有制、全员所有制和政府所有制。我们反复问的同一个问题是:“在各种治理模式下,最多的上船人数将是多少?”

请提前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 发现渔船的人,就拥有渔船所带来的一切收入,从此与他的同胞们拉开收入差距,这公平和公正吗?
  2. 为了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渔船应该用哪一种产权治理模式?为什么?

思考

  1. 我觉得发现渔船的人应该拥有渔船的所有权、收益权和使用权。看上去不公平,但这样做才能让渔船的价值最大化,只有拥有完整产权的人才能动力去利用渔船创造更大的价值。
  2. 如果要直接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考虑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应该用全员所有制,这样渔船能发挥的价值就相对较小。如果要从长远的利益来看,只有让发现渔船的那些人更快地积累财富,才能通过这些财富创造更有价值的工具,更快地去提高生产效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