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并不代表你已经会用了,以为懂了其实没懂
文丨周到丨图丨网络
学习最怕什么?怕自己以为懂了,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常常犯一个错误,当你学完一个知识点,或者听完一节课,你听得头头是道,这个我懂了,那个我懂了,你真的懂了吗?
《认知的错觉》一中说:最典型的就是读一些书,记住了一些专有名词,就误认为这是自己的知识。
知道并不等于你懂了,你只是知道书中或者课程中的知识而已。
怎样才能避免以为懂了其实没有懂的问题。
第1种方法:把你学到的,复述一遍,看你能不能完整的,很流畅的把你学到的知识重述一遍,如果你不能重述,那多半是你还不懂。
第2种方法:就是写,把学到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写成一篇文章(不限字数),写不出来,是完全不懂;写得不好,是理解得不够透彻;写不出观点,是知识没有为自己所用。
这也是高效学习的方法:输入的同时输出。输出有什么好处?
一、知识巩固,加强理解和记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因为你要写出来,那么你肯定是要对你学的理解很透彻,你才能够写出来。
二、写文章分享出去,获得更多的价值
把你写的文章分享出去,帮助和你同样需要这个知识的人,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你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你自己也在成长,还能链接更多的资源。
个人品牌时代的崛起,只有你去做这些价值的输出和分享,才有人关注到你,才有人知道你,作为设计师如果有客户关注你,同行关注你,那么你在业界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有了影响力赚钱也就没那么难了。
道理我都懂,就是不会
很多人的一个学习状态,就是看见一篇文章或别人的分享,这些我都懂,说的都是有用的废话,我都知道。
比如说:一个常见的问题,有很多设计师来问我说,怎样才能学好设计,我就告诉他,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主要技能,深耕一个领域,不要学太多,现在一个方面先做出成绩,然后再去学其它的,最主要的这一点是要坚持持续学习下去。
然后就有人反驳我,努力,奋斗、坚持学习,这些谁都会说,有用的废话。
对于这样的设计师,我也是不能说什么,就连坚持学习你都认为是废话,那我还能说什么呢?
其实成功有时候恰恰是这些有用的废话,只是你没有去执行而已,你才认为是废话。
你以为你知道,其实你不知道。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都喜欢看干货,很多人看一遍点收藏关闭,就没有了然后,以为文中的知识点已经掌握。
在你关闭之前你有没有回想一遍,文中讲了啥,你能想起来多少?恐怕只能想起来一两个知识点,这就是没有深入阅读的表现。
你再想想你一个月前或者半年前看的视频或者文章,你能想起来多少,我敢肯定基本想不起来自己学了什么?
这就是所谓的假学习,为了学而学,学完之后没有把知识内化,这也是学了没效果的原因,不是课程或者文章本身不好,是你就没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怎样让自己深入阅读
有几个人阅读一篇文章会记笔记的,会做思维导图的就更少了。
思维导图是不错的工具,可以把知识脉络很清晰的整理出来,看一篇干货文章或者听一堂课,用思维导图把知识梳理一遍,梳理的过程就是巩固和理解的过程。
然后把思维导图或者笔记传到印象笔记,定个提醒,过段时间又拿出来看,印象笔记有个很好的功能就是可以设置提醒。
只喜欢看自己熟悉的、知道的知识
一部分人只喜欢看自己知道的,只要遇见自己不熟悉的就不愿意去了解。这样只会阻止你接收新的知识,永远停留在旧知层面,知识得不到更新,你也就没办法突破。
我懂所以我不用再学习
学习的时候,有些理论或者章节是自己看过的或者是知道的,然后就跳过,有没有这样学习的。
你听了一些自己比较熟悉观点和知识的时候,你的大脑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认为这些你很熟悉,以为你已经掌握,大脑就告诉你跳过,其实这是大脑给你错误的反馈。
你以为懂了,问问自己能讲出来吗?不能那就是没有懂。
(完)
-----
我是周到,爱写作、爱分享、终生学习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