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丧的思想
(野蛮生长公社第四篇/1612字)
近日又想起了熊培云写的一篇很精彩的影评: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浪潮》影评。之后又找出了这部电影,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浪潮》是根据1967年美国一所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正如那位学生向老师罗恩.琼斯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曾经同样让我疑惑的,“为什么二战日本战败后,在国际法庭上关于一些罪大恶极的行为审判中,日本军事将领仍然对自己进行无罪陈词?”在这篇影评中,熊培云谈到人性没有终结时,“纳粹党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时,一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呢?’”但是这绝不能成为替他们罪行开脱的借口,所以像《钢琴家》、《卢旺达饭店》等影片成为了经典之作。在我看来,里面的主人公甚至包括帮助钢琴家的那个德国军人,不仅是因为他们内心散发着人性的光辉,更值得钦佩的是他们即使落魄却没有沦丧掉自己的思想。
《浪潮》中文格尔老师在主题活动周无奈中上了“独裁统治”课,然后纳粹速成班由此诞生。文格尔倡导:“纪律铸造力量。”从制服、动作形成纪律消灭差异,在这当中也塑造了一位优秀的女生拒绝这种集体意义上的相互绑架,“课堂上,只有女生卡罗继续穿着她的红上衣,其他同学都如约穿上了白衬衫。制服使卡罗陷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她仿佛不属于这个集体。”包括其他方面的固执己见,她的生活发生了转变。更多的人从“浪潮”这个组织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最后文格尔发表演讲并煽动浪潮成员揪出叛徒那一幕中,大家在亢奋中沦丧了思想,成为罪恶的帮凶上演了一幕法西斯情景剧。电影进入高潮,之后剧情的陡转结局使人深思。
从这群学生中来看,这种求同的纪律抹灭了性格,追求镣铐中的平等,而对不遵守的惩罚便是孤立。其实我们上小学都经历过这样的一种教育,比如某天班上有一位同学没有穿校服被值日生抓到,然后就扣掉班上操行评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优秀班级评选和班主任奖金发放金额,从而导致从被批评到被孤立。当时班上有几个强悍一点的总是喜欢欺负一个弱者来寻找乐趣,后来经过那几个人的怂恿,越来越多的人也喜欢上了从那个弱者身上揭伤疤寻乐,直到后面大家都对此熟视无睹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我想这绝不能称之为童年无知来开脱吧,这段经历对于受害者内心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那时即使我们没有成为主凶,也成为了沉默罪恶的帮凶,甚至也一样试图与其隔离。我们放弃自己的思考,因为我们谁都不想被这个“集体”孤立,只能去讨好或者沉默。
伏尔泰说:“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在《浪潮》中纳粹速成班的秘诀也包含一套纪律如铁的体制。前段时间看到ONE实验室曝光临沂网戒中心。家长为戒掉孩子的网瘾,不惜以虐待孩子为代价。不听话者就被送进十三号室进行电击惩罚,谈论和旁观“治疗”是被禁止的;在点评课堂上进行告发制度,孩子家长竞相揭秘告发;家长配合“发展客户”,上演感恩好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反抗。但是那里却秩序井然,服服帖帖的,因为人人都被这个集体绑架,尤其是精神绑架,沦为“集体主义”的附庸。当大家都认可“大多数”的真理,那么尤其要警惕“大多数”的暴力。在这种情况下,你甚至会忘记自己就是一个施暴者。“人人生而平等,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同样生存在一个大的体制当中,善恶没有绝对的界限,囿于时代的拘束,但是每个人独立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具有思想,但当人们连这种特有的权利也放弃或者说一昧效仿他人,那么就很难看到人格的独立了。兰德在《源泉》书中写道:“但是,心智是个人的属性。并不存在所谓集体的思想……我们可以将一顿饭分给许多人来吃。我们却无法在一个集体的胃里去消化这顿饭。没有一个人能用自己的肺来代替别人呼吸。没有哪一个人能用自己的大脑代替别人思考。”可是为什么我感受到的却是审美的同化、成功学的泛滥、数以万计的追星热潮……常常是这种“追星文化”被迫渗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当你身边的人都在谈论明星时,如果你一无所知就会感到一种隔离。在生活中,我们会觉得某些人是怪人,因为他的思想与众不同,然后对他产生疏离感,求同的平等使人们感到心安理得。社群性质的生活,思想有时也会遭到腐蚀甚至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