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你莫笑(蝉二)
2023-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梅耕心
蝉的幼虫在地下要活两年到十七年。2年、3年、5年、7年、13年、17年,所有这些年份都是质数。当然不是为了被1和自己整除。昆虫学家认为这是蝉的一种生存之道:可避免与生长周期是2、4、8年的天敌遭遇。
蝉的幼虫在地下的黑暗中生活若干年,靠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为生。若干年在漆黑与静寂中,安全但孤独,温暖却黑暗。北美的周期蝉在这样的黑暗中要呆够13年或17年。这让我想到达摩面壁,而达摩面壁是九年。
到了破土之年的黄昏或夜晚,幼虫破土而出,爬上树。选择黄昏和夜晚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天敌遭遇。这不又是一种为了族群延续的集体智慧?那么准确的生物钟,那样地不约而同。
幼虫爬上树,接着完成的是——蜕变。所谓金蝉脱壳,新生从旧的躯壳中脱出,羽化出薄如蝉翼,羽化出全新的生命。而留下的蝉蜕竟又入药,造福苍生。这下,可以飞翔啦!可以鸣唱啦!可以加入这盛夏热烈而辉煌的乐章了。黑暗中一切的等待,地牢里所经的折磨——都值得了。
而到了生命辉煌的顶点,它们显现出来的依然是一种近乎“禅”的状态:附在树上一动不动,聒噪的“知了”声似乎也成了经文的吟唱,吸取些树汁,并没有更多的奢望。那状态就像僧人入定,哪怕是炎炎夏日,灼灼日光。当然,这只是看上去。
盛夏华丽的乐章也是蝉的生命终曲。在接下来短短两三周里,它们鸣唱,它们交配,它们产卵,它们死亡。而产在树皮下的卵,发育成幼虫,随着树皮的剥落,落到地上,钻进土里,开始新一轮生命的循环。这可是盛夏的果实?这可是命运的交响?
这时,生命终曲变奏为新生的序曲,在年复一年的盛夏鸣唱,鸣唱。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20893/cbee7360df04f18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