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味识米线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云之南有一户姓文的穷苦人家。家里有一个叫文老伯的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每天都要上山采药,顺便采些新鲜蘑菇拿到集市上去卖。
与别人不同的是,文老伯每次上山的时候,都要恭恭敬敬的向大山鞠躬:“万物有灵,草木有生,我乃生活所迫,不得已采之。还请神灵原谅。”无论遇见多少珍稀药材,文老伯只采一篓。下山之前,还要向大山鞠躬:“感谢馈赠。”偶遇受伤被困的小动物,文老伯总是一一解救。
山神被文老伯的行为所感动。于是文老伯常走的山路上,总有取之不尽的药材和蘑菇。但文老伯只取一篓。
当地人每天都吃米线。文老伯每次做米线的时候,顺手放点采来的蘑菇,鲜香扑鼻。街坊邻居无不被浓郁的香味所吸引,忍不住来文家品尝,尝完之后,只觉得通体舒坦,疲惫也消失了。
久而久之,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文老伯干脆携子女在镇上开了一家米线店,由于店在街头的最深处,比较不好找,但好酒不怕巷子深,人们顺着香味就到了文老伯的米线店。所以,人们戏称自己是:闻味食米线。
有一日,铁拐李踏云游山,闻到人间香味,化做年老的乞丐,到文老伯的米线店讨饭。文老伯扶老乞丐进店坐好,恭恭敬敬的奉上热乎乎刚出锅的米线。饭毕,老乞丐捋着胡须满意的飘然而去。
老乞丐离去后,文老伯发现店里多了一块铜底黑漆烫金的招牌,上面写着“文味识米线”。
众人皆惊叹,文老伯于是把店名叫做“文味馆”,一传十,十传百, “文味识米线”的名声自此流传开来。
嘉庆年间,云南风不调,雨不顺,秋大涝,禾不登。灾民流离失所。文味馆在重灾区设帐供粥,与饥民共渡难关。文味馆也因此被称为“仁义馆”。
后世的文味馆不仅传承了祖上精神,还不断的对米线进行了改良,汤味浓郁,米线鲜香,加之个性化的佐料,让食客回味无穷。
近些年,文味馆虽然迅猛发展,在各地受到食客热捧。但文味馆始终秉承祖训,坚持用最新鲜的食材做出食物本来的味道,被誉为“舌尖上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