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1、苏轼

2018-08-24  本文已影响14人  历史学者唐不闻

苏轼也许不会成为后来的苏东坡,如果没有那几句决定他命运的牢骚。

元丰二年,42岁的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按照惯例,他是需要写封上书感谢一下圣上隆恩的。只不过在文章的末尾,他实在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

“陛下体察到我又老又笨,估计跟不上那些朝廷新进的大臣的思路了,所以让我到地方上抚恤百姓发挥余热。”

本来这只是一种谦虚自嘲的表达,但在处心积虑视你为“眼中钉”的人那里,这几句话问题可大了。

问题在哪儿呢,在“朝廷新进的大臣”这个说法。

众所周知,苏轼是不支持王安石的变法的,他所指的“新进大臣”的确有些暗讽王安石推行新政而招揽的一众支持者,但皇帝本人赞成变法,你发如此牢骚,不就等同于讽刺皇上的英明决定吗?

因此很快就有御史以此为理由参了苏轼一本,认为他这几句话大不敬。

一些宵小见有机可趁,群起而攻击苏轼。恰好苏轼新出版了一本诗集,他们便找出来,拼命翻查、附会,找出一些模棱两可的句子,作为苏轼“诋毁新法”的证据,比如有诗句提到水,就说是不满皇上的水利新政,提到盐,就是不满皇上新的盐政,总之无一不是“以讥谤为主。”

最后的结论是苏轼罪不可恕,必须斩首。

更可笑的是一旦置于攻击的目标上,苏轼在这些宵小的眼里似乎就变得一无是处了,甚至有人这样评论苏轼,说他“不学无术,名气靠吹,只不过是侥幸考中功名而已。”

几个月后,苏轼被押送进京,关入大牢,神宗亲自下令要仔细审查他的每一首诗,文字狱大兴。

在杀不杀苏轼的问题上,神宗犹豫不决,但越是犹豫,拖得越久,我们这位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越是在牢里吓得胆战心惊,几欲自杀,一度以为死罪已成事实,在绝望之际,写了两首绝命诗给弟弟苏辙。

苏轼当然没有死,而是在交代了数万字的认罪书后,被贬往黄州作团练副使。

无法忽视这一次生死劫对于苏轼的人生的影响,自此,他似乎变得对政治谨言慎语,而是更寄情于天地自然的美景和市井人生的乐趣,精神世界也变得更为广阔豁达,于是我们得以看到那个夜游赤壁、承天寺观水月、竹柏的苏轼,看到那个研究怎么吃猪肉的苏轼(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也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那个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乐天派形象。那似乎是一个更有人间味儿、更被喜闻乐见的东坡居士。

苏轼没有被判死刑,当然要归功于宋代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同时也归功于一些大臣的仗义执言,有意思的是,帮他说好话的,倒有不少是在变法问题上站在他对立面的新法支持者,其中就有他暗讽的“新进大臣”。

其中还有王安石本人: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